视频制作/龚旭琪
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芯蕊 龚旭琪
宁波地方志上曾记载着一项宁波的传统手工艺:“图案古拙,几同汉画,手艺精绝,凑雕工致。”
这,就是骨木镶嵌。
在鄞州非遗馆,一幅幅骨、木“搭配”,相得益彰的精美画作,排列开来。
工作人员介绍,以往骨木镶嵌通常以黄杨、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料为基底,象牙、牛骨、贝壳、螺钿等自然物料镶嵌形成图案。但现在为了经济环保,手艺人们普遍选用比较常见的黄杨、牛骨作为原材料。
因为是蛇年,不少游客走进非遗馆,想要尝试用骨木镶嵌技艺亲手制作一个关于“蛇”的工艺品。
“骨木镶嵌的步骤很多,流程也很复杂。”骨木镶嵌技艺手艺人金国民师傅仔细准备着工具材料,耐心地指导着——
“骨木镶嵌设计的图案不能过于复杂,这样在雕刻过程中才不易断裂。”
“牛骨要用锯子锯成薄片刨平,再将图案平贴在上面,进行切割,每一块都需要精确到毫米。”
“用胶水将牛骨制成的图案整齐按压粘贴在木料上固定,再用笔将图案描绘在木料上,并用凿子将木料上的图案抠出来。”
“把牛骨制成的图案嵌入已抠好空隙的木料里,再打磨、抛光……”
金国民说:“一位骨木镶嵌手艺人要画、刻、锯、雕样样精通,才能将一块块骨料和木料,天衣无缝地融合为一体。”
因为步骤繁杂,所以骨木镶嵌对工匠的手艺是全方位的考验。而简单的一个图案,从画在纸上到刻进木头里,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
也许是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骨木镶嵌技艺,所以金国民对这项技艺有着很深的情感。在他眼里,时间是衡量工艺价值的标尺,手工制品最大的魅力,就是会有瑕疵、不完美,所以世界上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两件作品,个中区别便是其蕴含的温度和匠心。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