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伪造酒店订单、化妆入境……“洋保姆”在宁波不合法
2025-02-07 14:1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袁先鸣 通讯员 张慈寅 张文婕

  “这些‘洋保姆’英语好,专业性强,而且他们逢年过节不会请假回家。”

  “保姆工资7000元-7500元,没有月休,一般工资预付6个月。”

  “雇主选好保姆付定金2万,收到定金我们就安排机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激增,然而,不法分子却借机编织了一条跨国非法务工的黑色链条。近日,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曹某某提起公诉,揭露了这一隐藏在“旅游”幌子下的非法务工产业链。

  7年间非法获利10万元

  自2017年起,曹某某便与境外中介勾结,以旅游签证为掩护,将数十名来自印尼、缅甸等国的女性引入中国,从事家政服务。

  这些外籍女性在入境前接受“培训”,学习如何应对海关检查,甚至通过化妆、伪造酒店订单等,以游客身份掩盖真实目的。通过这些非法手段,曹某某在7年间非法获利超过10万元。

  “这些外籍保姆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国家,中介以‘高薪’为诱饵,吸引她们赴华务工,实则通过扣押工资、收取高额中介费进行剥削。”承办检察官指出,由于身份的不合法性,这些外籍保姆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例如,缅甸籍保姆D某入境后,前6个月工资被中介全数扣除;印尼籍保姆C某工作5个月仍未收到一分钱报酬。

  一名涉案雇主坦言:“外籍保姆月薪7000元,比本地阿姨便宜,能全天住家,甚至还能提升孩子的英语能力。”正是这些需求,催生了地下中介的野蛮生长。

  本案中的曹某某,“业务”覆盖上海、宁波、武汉等多地,每单收取1.5万至3万元中介费。

  随着供应需求的增大,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呈现专业化、跨区域特征。境外中介负责伪造签证、购买机票;境内中介招揽雇主、收取费用。

  部分“黑中介”甚至提供“售后保障”,即若保姆逃跑或雇主不满,可免费更换人员。曹某某使用多个微信号与雇主联络,收款备注刻意避开敏感词,改为“往来款”或“购买玉石”。

  2024年12月26日,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曹某某提起公诉。今年1月14日,鄞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曹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 

  外国人在内地从事家政服务业不合法

  那么,在宁波是否可以找到外籍保姆呢?记者致电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宁波从不提供外籍保姆服务,这是不合规的,外籍人员在宁波是无法从事保姆服务的。”

  随后,记者致电多家家政公司,询问是否有外籍保姆,对方均表示,家政服务人员均为中国人,没有外国国籍。

  “外籍保姆在中国内地并不合法,但又有着大量需求,所以催生了外籍保姆市场的各种乱象。”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这些行为都是秘密进行的,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黑中介”。

  此案的侦破,不仅打击了非法务工产业链,也为家政服务市场的规范化敲响了警钟。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杜绝非法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家政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检察机关提醒,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外国人在内地从事家政服务业。非法进入国内的“洋保姆”不受法律保护,雇主雇佣“洋保姆”不仅存在风险隐患,更会面临相应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处每非法聘用一人一万元,总额不超过十万元罚款。此外,如果雇主和中介及“洋保姆”是在违法的前提下签订雇佣合同,一旦产生纠纷,雇主权益将得不到保护。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伪造酒店订单、化妆入境……“洋保姆”在宁波不合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2-07 14:12: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袁先鸣 通讯员 张慈寅 张文婕

  “这些‘洋保姆’英语好,专业性强,而且他们逢年过节不会请假回家。”

  “保姆工资7000元-7500元,没有月休,一般工资预付6个月。”

  “雇主选好保姆付定金2万,收到定金我们就安排机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激增,然而,不法分子却借机编织了一条跨国非法务工的黑色链条。近日,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曹某某提起公诉,揭露了这一隐藏在“旅游”幌子下的非法务工产业链。

  7年间非法获利10万元

  自2017年起,曹某某便与境外中介勾结,以旅游签证为掩护,将数十名来自印尼、缅甸等国的女性引入中国,从事家政服务。

  这些外籍女性在入境前接受“培训”,学习如何应对海关检查,甚至通过化妆、伪造酒店订单等,以游客身份掩盖真实目的。通过这些非法手段,曹某某在7年间非法获利超过10万元。

  “这些外籍保姆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国家,中介以‘高薪’为诱饵,吸引她们赴华务工,实则通过扣押工资、收取高额中介费进行剥削。”承办检察官指出,由于身份的不合法性,这些外籍保姆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例如,缅甸籍保姆D某入境后,前6个月工资被中介全数扣除;印尼籍保姆C某工作5个月仍未收到一分钱报酬。

  一名涉案雇主坦言:“外籍保姆月薪7000元,比本地阿姨便宜,能全天住家,甚至还能提升孩子的英语能力。”正是这些需求,催生了地下中介的野蛮生长。

  本案中的曹某某,“业务”覆盖上海、宁波、武汉等多地,每单收取1.5万至3万元中介费。

  随着供应需求的增大,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呈现专业化、跨区域特征。境外中介负责伪造签证、购买机票;境内中介招揽雇主、收取费用。

  部分“黑中介”甚至提供“售后保障”,即若保姆逃跑或雇主不满,可免费更换人员。曹某某使用多个微信号与雇主联络,收款备注刻意避开敏感词,改为“往来款”或“购买玉石”。

  2024年12月26日,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曹某某提起公诉。今年1月14日,鄞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曹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 

  外国人在内地从事家政服务业不合法

  那么,在宁波是否可以找到外籍保姆呢?记者致电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宁波从不提供外籍保姆服务,这是不合规的,外籍人员在宁波是无法从事保姆服务的。”

  随后,记者致电多家家政公司,询问是否有外籍保姆,对方均表示,家政服务人员均为中国人,没有外国国籍。

  “外籍保姆在中国内地并不合法,但又有着大量需求,所以催生了外籍保姆市场的各种乱象。”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这些行为都是秘密进行的,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黑中介”。

  此案的侦破,不仅打击了非法务工产业链,也为家政服务市场的规范化敲响了警钟。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杜绝非法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家政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检察机关提醒,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外国人在内地从事家政服务业。非法进入国内的“洋保姆”不受法律保护,雇主雇佣“洋保姆”不仅存在风险隐患,更会面临相应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处每非法聘用一人一万元,总额不超过十万元罚款。此外,如果雇主和中介及“洋保姆”是在违法的前提下签订雇佣合同,一旦产生纠纷,雇主权益将得不到保护。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