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2024 YR4小行星将撞击地球?真相是……
2025-02-19 13:46:52 稿源: 央视新闻  

  最近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频频登上热搜。原因是它存在7年后撞击地球的概率而随着观测的持续,这一概率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变化。2024 YR4小行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它又有多大概率会撞击地球呢?

  2024 YR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

  更多观测结果陆续发布

  2024年12月27日,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后,被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发现,天文学家经过两天的跟踪观测,计算出其有1%的概率与地球相撞。

  此后,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台站纷纷加入观测行列,更多观测结果也陆续发布。

  欧洲航天局发布计算结果显示,其撞击地球的概率上升到1.6%,时间预计为2032年12月22日。2025年2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计算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概率升至2%至2.3%

  北京天文馆研究馆员朱进介绍,2024 YR4小行星的直径大概在40米到90米之间,它的撞击概率估计在2%左右。在我们目前为止发现的可能撞地球的小行星里面,这个概率是非常大的。但这种撞击概率会快速变化,主要原因是最初的观测时间通常都覆盖很短,对小天体的轨道计算不是很准确,只有观测结果累积到一定程度,小天体的轨道以及撞击概率才可能更准确。

  朱进还介绍,这种变化从以前的经验讲,大多数时候它可能就会减少,而且绝大多数的时候它会一下变成零。2028年,它还会有一次离我们相对比较近的时刻,届时观测之后,我们会对它的轨道有一个比现在准得多的计算,对于撞击概率的判断也要准很多。

  应对小行星威胁

  人类有技术能预警能控制

  针对小行星的威胁,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去应对?最近几十年,为应对近地小天体的威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的合作机制。

  国际小行星预警网负责协调全球小行星追踪;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小行星撞击应对任务的启动和执行、应对方案、时间期限。如果发现撞击事件在50年内、撞击地球的概率超过1%、尺寸大于50米的小行星时,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就会开始启动应对工作,决定人类如何应对这颗小行星撞击。

  我国也是这一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多次参与小行星撞击地球预警。仅2024年,全球就有四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

  此外,如果真的有小行星威胁地球,全球科学家们也提出了若干技术方案:

  此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已经执行了一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改变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我国也对外公开过小天体防御方案,并正在加紧实施中。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虽然存在且不可忽视,但完全不必过分担忧。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2024 YR4小行星将撞击地球?真相是……

稿源: 央视新闻 2025-02-19 13:46:52

  最近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频频登上热搜。原因是它存在7年后撞击地球的概率而随着观测的持续,这一概率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变化。2024 YR4小行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它又有多大概率会撞击地球呢?

  2024 YR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

  更多观测结果陆续发布

  2024年12月27日,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后,被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发现,天文学家经过两天的跟踪观测,计算出其有1%的概率与地球相撞。

  此后,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台站纷纷加入观测行列,更多观测结果也陆续发布。

  欧洲航天局发布计算结果显示,其撞击地球的概率上升到1.6%,时间预计为2032年12月22日。2025年2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计算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概率升至2%至2.3%

  北京天文馆研究馆员朱进介绍,2024 YR4小行星的直径大概在40米到90米之间,它的撞击概率估计在2%左右。在我们目前为止发现的可能撞地球的小行星里面,这个概率是非常大的。但这种撞击概率会快速变化,主要原因是最初的观测时间通常都覆盖很短,对小天体的轨道计算不是很准确,只有观测结果累积到一定程度,小天体的轨道以及撞击概率才可能更准确。

  朱进还介绍,这种变化从以前的经验讲,大多数时候它可能就会减少,而且绝大多数的时候它会一下变成零。2028年,它还会有一次离我们相对比较近的时刻,届时观测之后,我们会对它的轨道有一个比现在准得多的计算,对于撞击概率的判断也要准很多。

  应对小行星威胁

  人类有技术能预警能控制

  针对小行星的威胁,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去应对?最近几十年,为应对近地小天体的威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的合作机制。

  国际小行星预警网负责协调全球小行星追踪;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小行星撞击应对任务的启动和执行、应对方案、时间期限。如果发现撞击事件在50年内、撞击地球的概率超过1%、尺寸大于50米的小行星时,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就会开始启动应对工作,决定人类如何应对这颗小行星撞击。

  我国也是这一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多次参与小行星撞击地球预警。仅2024年,全球就有四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

  此外,如果真的有小行星威胁地球,全球科学家们也提出了若干技术方案:

  此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已经执行了一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改变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我国也对外公开过小天体防御方案,并正在加紧实施中。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虽然存在且不可忽视,但完全不必过分担忧。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