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人工智能让机器学会思考 “宁波智造”含金量持续上升
2025-02-19 20:3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金田铜业的人工智能检测。

  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人工智能正成为智能制造的新风尚!

  在金田铜业精密合金棒线“未来工厂”内,SCADA、MES、OMS、SAP、ERP、WMS等一系列看似拗口的工业操作系统,被成功打通。

  从订单下达到生产执行再到最终发货,当所有的业务变成数字,所有的数字应用于管理,这些人工智能“管理”下的数据,就变成了金田铜业最宝贵的财富。

  “经过此前自动化、信息化的沉淀,企业已进入深度数字化以及适度智能化的阶段。”金田铜业“未来工厂”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潘进说,目前95%的订单已实现智能匹配。

  从曾经的“宁波制造”到如今的“宁波智造”,人工智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工厂打通“任督二脉”,呈现出各类智能制造的新场景。

  数据显示,在省经信厅公布的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应用标杆企业的名单中,宁波共有12个应用场景以及9家企业入选,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奥克斯智能工厂,各类操作指令会直接发送到生产一线。

  当AI风渐起,时尚纺织服装的设计、生产中,人工智能成色渐足。

  以前,设计师设计服装更多倚仗自己的经验和灵感,并依赖自身企业的数字化能力。现在,设计师可以通过浙江服装产业大脑供应链协同互联平台,获取各类数据应用服务,更快捷地了解当前流行的款式、颜色以及面料,掌握全球纺织服装企业的流行趋势,并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服装设计。

在纺织服装领域,设计变得越来越便捷。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入,让主播、设计师、纺织服装企业等主体的需求、想法,能够根据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更为简易地变成现实。”浙江云聚智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炜说,只需输入想要的款式、颜色、材质等关键词,就能得到心仪的服装实穿效果图。

  不仅如此,从“AI+3D服装设计”,到“AI+面料识别”,从单个环节的技术突破,到逐步串联起整条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人工智能的参与感不断提升。

均普智能的“视觉AI”垂直模型。

  不光应用于产品的生产,人工智能也已应用于产线的生产。

  在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滚珠丝杠生产线上,算法模型下的测量设备可以精准测量丝杠、螺母等零部件的尺寸,并为丝杠和螺母精准匹配对应滚珠直径,从原材料上线到产品下线,全程自动化生产。

  “滚珠丝杠是精密机械中最常见的传动元件之一,其零部件丝杠、螺母、滚珠的组装,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指标参数进行匹配,维持它的精度和使用持久度。”均普智能研发总监何川说,算法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滚珠丝杠的柔性化生产难题。

  在此基础上,企业成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产线的虚拟调试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前模拟产线运行的情况,逐步调整产线的生产流程,优化生产节拍。这样不仅能够缩短工期,也能降低产线错误修复以及设备重复投资的成本。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电池生产逐渐无人化。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成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宁波持续聚焦智能制造转型,先后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介入,宁波正以数字化转型不断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造”含金量持续提升。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重要引擎。

  按照计划,今年宁波将继续聚焦“人工智能+”及“数据价值化”,力争在全市“大优强”企业中打造一批标志性场景和案例,持续擦亮“宁波智造”“金名片”。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人工智能让机器学会思考 “宁波智造”含金量持续上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2-19 20:34:00

金田铜业的人工智能检测。

  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人工智能正成为智能制造的新风尚!

  在金田铜业精密合金棒线“未来工厂”内,SCADA、MES、OMS、SAP、ERP、WMS等一系列看似拗口的工业操作系统,被成功打通。

  从订单下达到生产执行再到最终发货,当所有的业务变成数字,所有的数字应用于管理,这些人工智能“管理”下的数据,就变成了金田铜业最宝贵的财富。

  “经过此前自动化、信息化的沉淀,企业已进入深度数字化以及适度智能化的阶段。”金田铜业“未来工厂”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潘进说,目前95%的订单已实现智能匹配。

  从曾经的“宁波制造”到如今的“宁波智造”,人工智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工厂打通“任督二脉”,呈现出各类智能制造的新场景。

  数据显示,在省经信厅公布的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应用标杆企业的名单中,宁波共有12个应用场景以及9家企业入选,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奥克斯智能工厂,各类操作指令会直接发送到生产一线。

  当AI风渐起,时尚纺织服装的设计、生产中,人工智能成色渐足。

  以前,设计师设计服装更多倚仗自己的经验和灵感,并依赖自身企业的数字化能力。现在,设计师可以通过浙江服装产业大脑供应链协同互联平台,获取各类数据应用服务,更快捷地了解当前流行的款式、颜色以及面料,掌握全球纺织服装企业的流行趋势,并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服装设计。

在纺织服装领域,设计变得越来越便捷。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入,让主播、设计师、纺织服装企业等主体的需求、想法,能够根据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更为简易地变成现实。”浙江云聚智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炜说,只需输入想要的款式、颜色、材质等关键词,就能得到心仪的服装实穿效果图。

  不仅如此,从“AI+3D服装设计”,到“AI+面料识别”,从单个环节的技术突破,到逐步串联起整条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人工智能的参与感不断提升。

均普智能的“视觉AI”垂直模型。

  不光应用于产品的生产,人工智能也已应用于产线的生产。

  在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滚珠丝杠生产线上,算法模型下的测量设备可以精准测量丝杠、螺母等零部件的尺寸,并为丝杠和螺母精准匹配对应滚珠直径,从原材料上线到产品下线,全程自动化生产。

  “滚珠丝杠是精密机械中最常见的传动元件之一,其零部件丝杠、螺母、滚珠的组装,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指标参数进行匹配,维持它的精度和使用持久度。”均普智能研发总监何川说,算法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滚珠丝杠的柔性化生产难题。

  在此基础上,企业成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产线的虚拟调试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前模拟产线运行的情况,逐步调整产线的生产流程,优化生产节拍。这样不仅能够缩短工期,也能降低产线错误修复以及设备重复投资的成本。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电池生产逐渐无人化。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成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宁波持续聚焦智能制造转型,先后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介入,宁波正以数字化转型不断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造”含金量持续提升。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重要引擎。

  按照计划,今年宁波将继续聚焦“人工智能+”及“数据价值化”,力争在全市“大优强”企业中打造一批标志性场景和案例,持续擦亮“宁波智造”“金名片”。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