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教你10秒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2025-03-26 16:03:00 稿源: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号  

今日(3月26日)凌晨,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有震感。

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预警,近千台终端收到预警信息,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累计推送近30万人次。

如何设置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提前几秒钟的预警都是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第一步:微信搜索“国家应急广播”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预警服务”

第三步:点击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

不同型号手机设置地震预警

华为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一加/真我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iQO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

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接收到地震预警,跑还是不跑?

地震预警为可能受灾的群众预留了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切忌慌乱,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判断应采取何种避险措施:

高楼层住户

高层住户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室外空旷区域,此时最好选择震中避险。房中的小开间、储藏室、承重墙的下方、结实的床底都是较为安全的躲避区域。主震结束后再尽快且有序地脱离现场,前往安全空旷的室外。

低楼层住户

楼房的一、二层在高强度地震下容易形成粉碎性坍塌,因此低楼层的住户要争分夺秒向外逃生。

地震时应如何躲避?

躲避在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躲往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利用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的姿势形成自救空间。

(综合央视新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教你10秒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稿源: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号 2025-03-26 16:03:00

今日(3月26日)凌晨,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有震感。

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预警,近千台终端收到预警信息,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累计推送近30万人次。

如何设置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提前几秒钟的预警都是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第一步:微信搜索“国家应急广播”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预警服务”

第三步:点击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

不同型号手机设置地震预警

华为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一加/真我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iQO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

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接收到地震预警,跑还是不跑?

地震预警为可能受灾的群众预留了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切忌慌乱,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判断应采取何种避险措施:

高楼层住户

高层住户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室外空旷区域,此时最好选择震中避险。房中的小开间、储藏室、承重墙的下方、结实的床底都是较为安全的躲避区域。主震结束后再尽快且有序地脱离现场,前往安全空旷的室外。

低楼层住户

楼房的一、二层在高强度地震下容易形成粉碎性坍塌,因此低楼层的住户要争分夺秒向外逃生。

地震时应如何躲避?

躲避在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躲往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利用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的姿势形成自救空间。

(综合央视新闻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