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1日下午,记者与该小米SU7车主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3名遇难者之一是其女友,两人只差一个婚礼,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目前他与女友家人暂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复。
据事故现场图片显示,事故车辆外壳均被烧毁,车头受损严重。
稍早前,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车主告诉记者,今天是事故发生的第四天,小米公司暂时没有与家属联系。事故发生时,车上三人曾是同学,事发时已接近目的地高速出口。事故当晚22时许,其女友与他还有联系。
“跟女友相识多年,两人只差一个婚礼。”车主介绍,其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于武汉交付,他与女友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他本人长期在深圳,购买车辆的目的是方便女友出行。
车主表示,事故发生后,他与女友家人,曾多次询问事故调查进展,但均未收到任何反馈。
针对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复,他表示:“我保持怀疑态度,(小米联系他的)联系时间是对的。”
小米通报SU7高速事故,
股价一度跌超5%
在小米官方发布声明后,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盘中一度跌超5%,截至发稿时跌超3%。
4月1日午间,小米官方发布声明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对此深感痛惜。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记者,目前还需等待警方具体调查结果,根据小米现有说明来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包括美国)已发生多起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典型案例,这类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
首先,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车也会发生),但争议焦点在于新能源车用户高频使用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通过方向盘自动转向等技术,容易在长时间高速行驶中让驾驶员产生过度依赖。理论上驾驶员只需及时接管即可避免事故,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车辆控制系统已非完全人工操控:传统车辆由驾驶员直接控制油门/刹车,而智能汽车的操作往往需经过预控制器(或决策系统)的计算后执行指令。第二,技术不成熟性:软件系统复杂度极高,存在潜在风险,且数据来源于车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为事故调查的主要依据。

相关新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