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见的“双距独花兰”,其唇瓣分裂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唇瓣和距。兰科植物的花朵偶尔会发生各种异变现象。林海伦 摄
每年3月下旬,是位于海曙区龙观乡的独花兰的盛花期,今年也不例外。
在接连往龙观乡高海拔山区树林中“钻”了3次后,市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不仅见证了独花兰居群的绽放过程,还发现了一株宛如连体婴一般的“双距独花兰”。“应该是基因表达过程出现了偏差。”林海伦说。
下山途中有了意外的收获
独花兰个头虽小,来头不小。它是第一批公布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种类,种群数量特别稀少,分布范围也较为狭窄。
每年3月是进山寻找独花兰的理想季节。林海伦说,此时山林中还只有部分早春生长的宿根草本植物长出新叶或者开花,但木本植物还没有什么“大动静”,因此山林中比较透亮,适合穿行调查。
今年3月8日,林海伦在山里转悠了一整天,“原以为会颗粒无收,没想到在我从山顶往下撤的过程中,有了意外的收获。”
在落叶堆中,林海伦一眼就瞄到一小丛独花兰的叶子。扒开落叶,这片独花兰居群共有12片叶子和6个花苞,花苞的距已经明显突出,意味着距离开花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林海伦还留意到该居群边上还有个高耸、醒目的成熟果实,里面有大量饱满的种子,还没有扬撒出去;而这个果实的基部不见叶片的踪影,“估计是结果时已经耗尽根茎中的全部营养。”
这种现象在多年生草本植物中是比较常见的,开花结实后,整个植株就会彻底枯死。

这是正常的独花兰花朵。林海伦 摄
新发现了近20棵独花兰
在发现该居群后,林海伦随即在附近区域展开深入调查,又发现零散分布的8棵植株,其中有2棵植株已经出现花蕾,但尚未进入花期。
“如此算来,这个分布点新发现了近20棵独花兰,这也使得龙观乡的独花兰种群数量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林海伦说,他始终坚信龙观乡的独花兰不只局限在之前已经发现的区域。
3月20日,林海伦再次进山,“想去看看最早发现的独花兰居群,结果发现该居群的植株距离开花还有大约一周左右。”
随后,林海伦重访了3月8日发现的独花兰居群,惊喜地发现之前含苞待放的6棵独花兰已经全部绽开。
“相比找到独花兰植株,要看到正处于盛花期的独花兰,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每次钻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对体能都是极大的考验。”林海伦说。
3月25日,在经历近一周突如其来的高温“炙烤”后,林海伦再次进山,“高温会加快植株的开花速度。”
花量比去年少了近一半
果不其然,这片独花兰居群刚好进入始花期,开了6朵花,还有一朵处于花苞状态。相比去年同一时段,花量少了近一半。“估计是去年部分植株开花后人工授粉结果,导致植株消耗的能量太大,今年无法再孕育花蕾。”
此外,在这一居群的边上,去年有5株植株开出3朵花,而今年只出现了3片叶子,没有一朵花。“以上现象都在指向一种可能,开花和结实都会对植株的生长带来较大的能量或营养消耗,导致植株数量和生长状况的衰退。”
在林海伦看来,独花兰是一种古老又神秘的物种,只有不断去发现和跟踪观察才能对其生长习性和发生规律有所了解。这个物种的分布区域相对狭窄,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自然繁殖相对困难,因此大家在野外发现它时一定要好好珍惜、保护。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