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江北区出台2025年小学招生政策
2025-05-22 18:5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江北区德润书院的学生正在课外活动。沈莉萍 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萍

江北区教育局出台2025年小学招生政策。

招生办法

(一)入学年龄

户籍在江北区或实际居住在江北区,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且符合相关入学条件,年满6周岁(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出生)的学龄儿童。

年满6周岁因智力发展滞后或丧失学习能力等特殊原因,欲暂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须持本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向户籍地对应小学办理相应手续,并报区教育局备案。各小学不应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二)公办小学招生

1.在江北区有户籍(或房产)的学龄儿童。

具有江北区户籍(或房产)的学龄儿童按区教育局划定的服务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学校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房情况,按照“户、房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宅房(房产所有权为儿童父母共同完全拥有或单独完全拥有)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服务区内,且同一套房子内没有其他家庭孩子在该校就读(自2022年7月1日起购房者,原房东的孩子占有学位的时间小学为六年,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九年);

(2)以下两类需在户籍所在服务区就读的学龄儿童:

A.学龄儿童及其父(母)的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父(母)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与政府产权共同拥有,而父母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无其他私有住房,且该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内;

B.学龄儿童及其父(母)的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祖父母(外祖父母)拥有,而父母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无其他私有住房,且该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内;

(3)学龄儿童和父(母)户籍自学龄儿童出生之日起就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内;

(4)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宅房(房产所有权为儿童父母共同完全拥有或单独完全拥有)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服务区内,但同一套房子内已有其他家庭孩子在该校就读。

按照以上录取顺序,当录取到某一批次学龄儿童时,如果已超过该校招生计划,则按照学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录取,该批次未录取的和该批次后的学龄儿童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入读。

父(母)在江北区内有住宅房(房产所有权为儿童父母共同完全拥有或单独完全拥有),但户口没有迁入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同等条件下,购房早者优先安排,具体以房产证(不动产证)持有时间为准。

2.以下各类有江北区户籍但情况特殊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入读:

(1)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祖父母(外祖父母)拥有或学龄儿童父母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拥有,而父母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有其他私有住房的学龄儿童;

(2)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父母与他人(非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同拥有;

(3)因住房拆迁而户籍仍留在原地未迁出的学龄儿童;

(4)户籍挂靠在江北区内单位(社区)集体户口的学龄儿童;

(5)学龄儿童的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而跟其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

(6)学龄儿童的父母双双出国留学(工作),而跟其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

(7)入学前在异地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当年因迁入本区户籍或本区内迁户,要求在本区入学或对口学校服务区有所变化的适龄儿童;

(8)其他户口挂靠情况。

3.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1)落实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入学。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由区教育局依据相关政策统一安排入学。

(2)做好长幼随学服务。落实“长幼随学”人性化服务举措,本着“自愿申请、公开公平、就便安排”原则,在坚持划片对口就近基本原则、非择校入学,且小学有空余学额的前提下,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允许将二孩、三孩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允许家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捆绑式随机电脑派位录取、分班。民办学校可因“长幼随学”入(转)学突破原定的招生计划数,不得突破基准班额。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各校应当接收户口在江北区,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龄儿童随班就读,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应入尽入,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三)民办小学招生

民办学校招生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实施审批地管理,在学校审批机关所在的行政区域内招生;实施公民同招,报名超计划的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1.招生对象:符合江北区公办小学招生报名条件,且在报名时已具备报名条件。

2.录取方式:民办学校招生时,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原则上全额录取;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其中允许家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捆绑进行随机派位(7月4日前直接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选报民办学校但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报名地教育局按照录取流程和分类排序安排就读。实施电脑随机派位后,因录取学生自动放弃而产生的学位空额,允许一定时间内,在未被任何民办学校录取的有意向的各类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和已有兄(姐)在读的二孩、三孩中进行补录。

自愿放弃户籍或房产所在服务区学校入学资格,就读于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视其为本服务区适龄儿童。

(四)随迁子女入学

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入学。

入学条件:随迁子女申请入读江北区小学,如本人未取得江北区居住证的其父母双方在江北区有相对固定住所,且其中一方持江北区有效《居住证》,查验日仍在按规定办理,无中断。同时,其父(母)需凭江北区流动人员量化积分情况,为其适龄子女提出入学申请。

(五)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

符合入学条件、要求在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均应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在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手机端下载“浙里办”APP,在城市频道中搜索进入“甬有优学”应用,选择热门服务中的“义务教育入学”进行报名;也可以在电脑端进入浙江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nb.zjzwfw.gov.cn),搜索“义务教育入学”,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点击“在线办理”进行报名。登记信息时,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只能选择一处房产信息作为入学的依据。

监护人须作诚信承诺,确保在招生管理系统上所填报信息真实、有效。如信息虚假,将直接影响适龄儿童的正常入学。报名结束后,监护人不能在招生管理系统更改志愿等信息资料。信息核验不符合报名地入学条件的,监护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到符合报名条件的区县(市)参加补报名。每名适龄儿童少年只能选择一个区域报名,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得再参加其他区县(市)教育局组织的入学报名。

2.志愿填报

具有江北区户口(或房产)的适龄儿童可以在公办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能兼报。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量化积分入学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能兼报。选报民办学校的,可以在报名地行政区域内招生的民办学校中一次性最多填报2个志愿。

3.审核确认

经网上初步审核后,是否需要现场审核,由各校根据实际确定。

(六)录取流程

按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工作要求,江北区小学录取工作按以下基本流程进行:

第一阶段

1.按学区招生的学校:根据适龄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等情况,按照“户、房一致”优先原则,对报名对象进行分类排序,录取第一批次类别的学生。因超过招生计划,未被录取的第一批次类别学生进入第二阶段招生程序。

2.民办学校录取:按照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未招满的民办学校,在第二志愿进行补录。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未被录取者自动进入其在招生管理系统报名时所选的区县(市)并进入本阶段招生程序。

1.公办学校继续按照“户、房一致”优先原则,对所有进入本阶段的招生对象进行分类排序,并依次录取学生。

2.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录取。

备注

和宁府、芸栖兰汀苑、宝辉尚城、康桥雅悦里的配套学校尚未建设,在配套学校建成前,该小区的学龄儿童如果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可以到江北外国语学校申请就读。

湖栖云庐、湖山一品花苑的配套学校尚在筹建中,在配套学校建成前,该小区的学龄儿童如果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可以到慈城中心小学申请就读。

红梅小学暂停招生。

悦富华里、朗玥序章的配套学校尚在建设,在配套学校建成前,该小区的学龄儿童如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可以到洪塘中心小学申请就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江北区出台2025年小学招生政策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5-22 18:56:00

江北区德润书院的学生正在课外活动。沈莉萍 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萍

江北区教育局出台2025年小学招生政策。

招生办法

(一)入学年龄

户籍在江北区或实际居住在江北区,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且符合相关入学条件,年满6周岁(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出生)的学龄儿童。

年满6周岁因智力发展滞后或丧失学习能力等特殊原因,欲暂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须持本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向户籍地对应小学办理相应手续,并报区教育局备案。各小学不应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二)公办小学招生

1.在江北区有户籍(或房产)的学龄儿童。

具有江北区户籍(或房产)的学龄儿童按区教育局划定的服务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学校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房情况,按照“户、房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宅房(房产所有权为儿童父母共同完全拥有或单独完全拥有)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服务区内,且同一套房子内没有其他家庭孩子在该校就读(自2022年7月1日起购房者,原房东的孩子占有学位的时间小学为六年,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九年);

(2)以下两类需在户籍所在服务区就读的学龄儿童:

A.学龄儿童及其父(母)的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父(母)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与政府产权共同拥有,而父母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无其他私有住房,且该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内;

B.学龄儿童及其父(母)的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祖父母(外祖父母)拥有,而父母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无其他私有住房,且该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内;

(3)学龄儿童和父(母)户籍自学龄儿童出生之日起就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住宅房在本小学服务区内;

(4)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宅房(房产所有权为儿童父母共同完全拥有或单独完全拥有)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服务区内,但同一套房子内已有其他家庭孩子在该校就读。

按照以上录取顺序,当录取到某一批次学龄儿童时,如果已超过该校招生计划,则按照学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录取,该批次未录取的和该批次后的学龄儿童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入读。

父(母)在江北区内有住宅房(房产所有权为儿童父母共同完全拥有或单独完全拥有),但户口没有迁入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同等条件下,购房早者优先安排,具体以房产证(不动产证)持有时间为准。

2.以下各类有江北区户籍但情况特殊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入读:

(1)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祖父母(外祖父母)拥有或学龄儿童父母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拥有,而父母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高新区、镇海区内有其他私有住房的学龄儿童;

(2)户籍所在地房产为学龄儿童父母与他人(非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同拥有;

(3)因住房拆迁而户籍仍留在原地未迁出的学龄儿童;

(4)户籍挂靠在江北区内单位(社区)集体户口的学龄儿童;

(5)学龄儿童的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而跟其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

(6)学龄儿童的父母双双出国留学(工作),而跟其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

(7)入学前在异地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当年因迁入本区户籍或本区内迁户,要求在本区入学或对口学校服务区有所变化的适龄儿童;

(8)其他户口挂靠情况。

3.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1)落实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入学。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由区教育局依据相关政策统一安排入学。

(2)做好长幼随学服务。落实“长幼随学”人性化服务举措,本着“自愿申请、公开公平、就便安排”原则,在坚持划片对口就近基本原则、非择校入学,且小学有空余学额的前提下,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允许将二孩、三孩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允许家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捆绑式随机电脑派位录取、分班。民办学校可因“长幼随学”入(转)学突破原定的招生计划数,不得突破基准班额。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各校应当接收户口在江北区,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龄儿童随班就读,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应入尽入,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三)民办小学招生

民办学校招生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实施审批地管理,在学校审批机关所在的行政区域内招生;实施公民同招,报名超计划的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1.招生对象:符合江北区公办小学招生报名条件,且在报名时已具备报名条件。

2.录取方式:民办学校招生时,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原则上全额录取;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其中允许家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捆绑进行随机派位(7月4日前直接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选报民办学校但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报名地教育局按照录取流程和分类排序安排就读。实施电脑随机派位后,因录取学生自动放弃而产生的学位空额,允许一定时间内,在未被任何民办学校录取的有意向的各类优抚优待对象子女和已有兄(姐)在读的二孩、三孩中进行补录。

自愿放弃户籍或房产所在服务区学校入学资格,就读于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视其为本服务区适龄儿童。

(四)随迁子女入学

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入学。

入学条件:随迁子女申请入读江北区小学,如本人未取得江北区居住证的其父母双方在江北区有相对固定住所,且其中一方持江北区有效《居住证》,查验日仍在按规定办理,无中断。同时,其父(母)需凭江北区流动人员量化积分情况,为其适龄子女提出入学申请。

(五)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

符合入学条件、要求在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均应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在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手机端下载“浙里办”APP,在城市频道中搜索进入“甬有优学”应用,选择热门服务中的“义务教育入学”进行报名;也可以在电脑端进入浙江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nb.zjzwfw.gov.cn),搜索“义务教育入学”,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点击“在线办理”进行报名。登记信息时,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只能选择一处房产信息作为入学的依据。

监护人须作诚信承诺,确保在招生管理系统上所填报信息真实、有效。如信息虚假,将直接影响适龄儿童的正常入学。报名结束后,监护人不能在招生管理系统更改志愿等信息资料。信息核验不符合报名地入学条件的,监护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到符合报名条件的区县(市)参加补报名。每名适龄儿童少年只能选择一个区域报名,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得再参加其他区县(市)教育局组织的入学报名。

2.志愿填报

具有江北区户口(或房产)的适龄儿童可以在公办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能兼报。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量化积分入学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不能兼报。选报民办学校的,可以在报名地行政区域内招生的民办学校中一次性最多填报2个志愿。

3.审核确认

经网上初步审核后,是否需要现场审核,由各校根据实际确定。

(六)录取流程

按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工作要求,江北区小学录取工作按以下基本流程进行:

第一阶段

1.按学区招生的学校:根据适龄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等情况,按照“户、房一致”优先原则,对报名对象进行分类排序,录取第一批次类别的学生。因超过招生计划,未被录取的第一批次类别学生进入第二阶段招生程序。

2.民办学校录取:按照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未招满的民办学校,在第二志愿进行补录。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未被录取者自动进入其在招生管理系统报名时所选的区县(市)并进入本阶段招生程序。

1.公办学校继续按照“户、房一致”优先原则,对所有进入本阶段的招生对象进行分类排序,并依次录取学生。

2.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录取。

备注

和宁府、芸栖兰汀苑、宝辉尚城、康桥雅悦里的配套学校尚未建设,在配套学校建成前,该小区的学龄儿童如果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可以到江北外国语学校申请就读。

湖栖云庐、湖山一品花苑的配套学校尚在筹建中,在配套学校建成前,该小区的学龄儿童如果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可以到慈城中心小学申请就读。

红梅小学暂停招生。

悦富华里、朗玥序章的配套学校尚在建设,在配套学校建成前,该小区的学龄儿童如有意愿就读江北区小学,可以到洪塘中心小学申请就读。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