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顾佳诚
前一秒还在接近35℃的室外制冰、切冰,后一秒就裹上棉袄冲入零下10℃的冷库搬运冰块——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余姚市水产供销有限公司制冰车间,跟随制冰师傅感受“冰与火”的考验。
据了解,该公司拥有余姚地区规模最大的制冰基地,每日最多能生产冰块近160吨。

工人们正在制冰。本文照片 顾佳诚/摄
“每天就是制冰、切冰、搬冰、送冰,工作难度不大,就是得花力气。”罗再兴今年刚入职,在他看来,自己的工作很朴实,却很重要,“没有这些冰块,菜市场的鱼虾在大热天哪能保持新鲜?”
正说着,一辆来自余姚凤山街道某公司的货车缓缓驶入,停在了制冰车间门口。罗再兴立即忙活起来。只见他戴着厚厚的塑胶手套,手持特制铁钩,将一块块长约1米的冰块熟练地钩到工友身边。
“这种长条冰块每块50多公斤,可不轻。”罗再兴说,“钩冰要用巧劲,靠的是手腕力量。掌握了技巧,50多公斤的冰块弄起来就没那么累了。”
一旁,另一名工人将冰块缓缓推入切割机。伴随一阵刺耳的声响,冰块被快速切成均匀的三块。
切割产生的冰屑不断堆积,在一旁形成了一座“小冰丘”。与此同时,在切冰机与货车车厢间架起了滑道,切割好的冰块顺着滑道滑入车厢,再由工人码放整齐。约15分钟,80块冰全部装车完毕。

工人们将冰块搬上汽车。
制冰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满头大汗。“14名工人分组轮岗,从早上七点开始制冰、切冰、装运等一系列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1点。多余的冰块存入冷库,必要时进行调配。”公司负责人徐剑介绍道。
罗再兴又接到新任务——给一辆卡车装200块冰,运往附近的一家菜市场。“制冰池里的冰块不够了,得去冷库搬。”话音未落,罗再兴已披上棉袄,一头钻进零下10℃的冷库。

冷库顶部布满冰晶。
记者跟随他来到冷库门口,顿感阵阵寒气扑面而来。一走进冷库,眼镜片瞬间蒙上白雾,进而结出一层冰晶。记者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打颤,几分钟后才逐渐适应。
与记者的窘迫不同,罗再兴和工友们早已忙活起来。“我们这组从早上7点忙到下午3点半,需要轮流进冷库搬冰,只有在中午的时候才能短暂休息。”罗再兴说,“搬冰是体力活,天越热我们越忙,但相应的,收入也会高些。”
说话同时,罗再兴手上的活丝毫没停。冰块从他手中滑入轨道,一路滑至冷库外的小窗口,再由外面的工人抬上货车。

工人穿着棉袄在冷库里搬运冰块。
随着高温季到来,冰块市场需求激增。“每年7月到9月是最忙的时候。这两天日均销售冰块约70吨,接下来订单量还将增长50%至70%。”徐剑告诉记者,为应对高温,公司为员工配备了防暑药品,并提供冰镇饮料、棒冰。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