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穿着棉袄在户外高温下工作。
7月2日上午10点多,室外气温高达35℃,烈日炙烤着大地。
在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一期,记者见到了一群正在高空作业的“蜘蛛侠”——外墙粉刷工。
他们一人,一绳,一桶,缓缓下滑,在墙面的每一寸空间游走,手中的刷子不断舞动。
在酷热高温下,有一群人却穿上厚厚冬衣甚至戴上棉帽,行走在户外,与身穿短袖的行人形成强烈反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7月3日上午,记者也穿上棉衣,与这群人一起“扎”进宁波“城市大冰柜”——宁波五丰商贸冻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五丰冻品市场),来了一番酷暑下的“清凉体验”。
室内外温差超50℃
这群人就是冷库一线职工。五丰冻品市场仓管主管廖恩彬老家在江西赣州,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在简短交流之后,记者与他一起穿上棉衣。随着电动库门快速打开,一股雾气迎面而来,冷风阵阵。
“好大的雾气,好冷!”一开始记者还觉得挺清凉的,但待了20多分钟后就感觉寒意从脚底涌上来,虽然穿上棉衣仍寒意阵阵。
冷库很大,分格子摆放很多牛羊肉制品包装箱,码放成一垛垛。“地面结了一层霜,好滑!”记者不得不小心移步,有几次差一点滑倒。
廖恩彬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订单整理、搬运货品,并负责清理天花板与地面的霜雪。“我们库里温度一般是零下18℃,而目前户外温度是35℃、36℃,温差超过50℃。”廖恩彬笑着说,很多人认为夏天在冷库干活挺爽的,但实际上一天中他们要从冷库到户外穿梭十多次,从零下18℃到酷热,还要在大太阳下搬运碎冰,实际上挺辛苦的。

冷库里,工作人员在铲除冰霜。
冷库里干活也是一身大汗
由于库门开关时会有热气涌入,遇冷后凝结成冰霜。因此,库门附近是廖恩彬等冷库人员的重点清理区。
廖恩彬熟练地用铁锹将地面的积冰捣碎,然后将碎冰铲到垃圾车上。而天花板上的冰霜,则需要用加长的扫把去打扫,冰霜随之簌簌落下。此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头套,“头套不戴好,冰雪很容易钻进脖子里,好像到了冰雪世界。”廖恩彬笑言。
记者注意到,一些操作人员不仅全副武装,脚上还扎上了厚实的护膝。“冷库里湿气重,要有一些保护措施才行。”廖恩彬说,干这份活需要体力和耐力,身体要健壮,他们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接受体检。
记者在冷库待了40分钟,出来后发现下巴处居然肿了一大块,“这种情况我们也碰到过,可能跟温差过大、有湿气相关。”廖恩彬坦言,除下来的冰霜,要户外运输到垃圾处理箱,“一天来回十几趟,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要出几身大汗。”
“再辛苦也值!”
长期工作在冷库里,不断在室内低温和室外高温之间丝滑“切换”,这就是宁波“城市大冰柜”冷库一线职工的日常。
五丰冻品市场配备10万吨级双向冷库3幢,主要为宁波及周边地区集散、交易各类冷链食材。而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冷链食材对于冷库的库存需求也随之增强,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宁波五丰冻品市场冷链运营主管王鑫表示,天越热工作越辛苦,他们团队正经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能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冷链食材,再辛苦也值得。”
记者周晖
通讯员华科杰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