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心愿·桃花盛开的地方 | 尾音藏"乡愁密码" 新旧"桃花曲"隔空对话
2025-07-22 20:0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廖惠兰

“每一个尾音,都藏着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呼应’。”青年曲作家、宁波交响乐团演出部主任单陆咪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谱曲稿中,标注的红色尾音记号,都是她的创作小巧思——

每一乐句的结束尾音,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尾音保持着一致,经典旋律也成为新“桃花曲”的“隐形骨架”,恰似大众记忆中泛起的悠悠“回声”。

单陆咪的谱曲。

由宁波籍词作家邬大为作词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便深深烙印在全国听众的心中,成为大众心中“故乡”的象征。

“告别雪花纷飞的北国边疆,回到桃花盛开的美丽村庄……”在采访中,单陆咪自弹自唱了她谱的新曲片段,“我想做一首能与原曲‘共振’的作品,让听众一听,就想起故乡,那片属于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单陆咪自弹自唱。

尾韵呼应的巧思,暗藏旋律间的“对话”

如何让新曲既延续经典的情感内核,又能引发当代听众的共鸣?

在旋律设计上,单陆咪采用了“尾音呼应”的手法。

“就像诗歌的押韵,让人秒懂其中的关联,让听众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动。”单陆咪举例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原句尾音是‘so’,我谱的新曲同样以‘so’收尾。”

“音乐的本质是打动人心,所以我想保留那份纯粹。”她坦言,创作过程中最具挑战的并非技术层面的编排,而是如何让新旧两版歌曲,在情感上形成衔接、共情

单陆咪手写稿。

与原作的男声独唱不同,单陆咪版本采用女声独唱来“呼应”,以“民通”(民族通俗结合)的唱法来演绎。

她介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谭晶的演唱风格,就是典型的“民通”唱法。这种唱法可谓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表达,既保留了传统民族唱法的艺术精髓,又融入了通俗唱法的亲切自然。

从校园到舞台,一首歌“从小唱到大”

单陆咪作为土生土长的奉化人,还是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科班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对她来说,不仅是“专业必修曲目”,更是她代表家乡演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这首歌是刻进我们这辈奉化人DNA的旋律!”“80后”单陆咪笑称,自己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缘分,要从童年说起,每年奉化大大小小的桃花节,这首歌总是以压轴曲目演出,美妙的旋律久久回荡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中。

从校园舞台,到全国性文艺汇演,《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伴随单陆咪走过多个高光时刻,“对我来说,这首歌从小唱到大,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各种代表奉化演出的场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是我的‘固定曲目’。”单陆咪深有感触地说,“唱得次数越多,让我对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故土眷恋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这种感悟,让她在创作“姊妹篇”时,既感压力,又觉得使命在肩。

单陆咪。

单陆咪与这首歌的缘分不止于舞台。

“我在奉化区委宣传部工作时,参与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背后故事的挖掘工作,还有幸跟邬大为老师在电话上联络过几次,”单陆咪回忆说,“邬老师对家乡发展十分关切,他会细细询问奉化的新变化、新成就,谈到奉化的桃园、溪口的风光,他的语气里,也满是化不开的乡愁。”

【新闻多一点】

单陆咪,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宁波交响乐团演出部主任,荣获浙江省优秀文艺志愿者、小荷园丁等荣誉称号。

作为宁波文艺骨干,她创作、辅导的作品获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其中作曲的歌曲《心中的誓言》荣获2022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曲《梦里梦外都想你》《奉陪》获“诗画浙江”旅游歌曲大赛金奖;辅导的原创群舞《咯咯哒与喔喔啼》荣获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决赛最高荣誉小荷之星(金奖)等。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心愿·桃花盛开的地方 | 尾音藏"乡愁密码" 新旧"桃花曲"隔空对话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7-22 20:07: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廖惠兰

“每一个尾音,都藏着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呼应’。”青年曲作家、宁波交响乐团演出部主任单陆咪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谱曲稿中,标注的红色尾音记号,都是她的创作小巧思——

每一乐句的结束尾音,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尾音保持着一致,经典旋律也成为新“桃花曲”的“隐形骨架”,恰似大众记忆中泛起的悠悠“回声”。

单陆咪的谱曲。

由宁波籍词作家邬大为作词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便深深烙印在全国听众的心中,成为大众心中“故乡”的象征。

“告别雪花纷飞的北国边疆,回到桃花盛开的美丽村庄……”在采访中,单陆咪自弹自唱了她谱的新曲片段,“我想做一首能与原曲‘共振’的作品,让听众一听,就想起故乡,那片属于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单陆咪自弹自唱。

尾韵呼应的巧思,暗藏旋律间的“对话”

如何让新曲既延续经典的情感内核,又能引发当代听众的共鸣?

在旋律设计上,单陆咪采用了“尾音呼应”的手法。

“就像诗歌的押韵,让人秒懂其中的关联,让听众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动。”单陆咪举例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原句尾音是‘so’,我谱的新曲同样以‘so’收尾。”

“音乐的本质是打动人心,所以我想保留那份纯粹。”她坦言,创作过程中最具挑战的并非技术层面的编排,而是如何让新旧两版歌曲,在情感上形成衔接、共情

单陆咪手写稿。

与原作的男声独唱不同,单陆咪版本采用女声独唱来“呼应”,以“民通”(民族通俗结合)的唱法来演绎。

她介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谭晶的演唱风格,就是典型的“民通”唱法。这种唱法可谓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表达,既保留了传统民族唱法的艺术精髓,又融入了通俗唱法的亲切自然。

从校园到舞台,一首歌“从小唱到大”

单陆咪作为土生土长的奉化人,还是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科班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对她来说,不仅是“专业必修曲目”,更是她代表家乡演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这首歌是刻进我们这辈奉化人DNA的旋律!”“80后”单陆咪笑称,自己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缘分,要从童年说起,每年奉化大大小小的桃花节,这首歌总是以压轴曲目演出,美妙的旋律久久回荡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中。

从校园舞台,到全国性文艺汇演,《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伴随单陆咪走过多个高光时刻,“对我来说,这首歌从小唱到大,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各种代表奉化演出的场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是我的‘固定曲目’。”单陆咪深有感触地说,“唱得次数越多,让我对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故土眷恋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这种感悟,让她在创作“姊妹篇”时,既感压力,又觉得使命在肩。

单陆咪。

单陆咪与这首歌的缘分不止于舞台。

“我在奉化区委宣传部工作时,参与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背后故事的挖掘工作,还有幸跟邬大为老师在电话上联络过几次,”单陆咪回忆说,“邬老师对家乡发展十分关切,他会细细询问奉化的新变化、新成就,谈到奉化的桃园、溪口的风光,他的语气里,也满是化不开的乡愁。”

【新闻多一点】

单陆咪,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宁波交响乐团演出部主任,荣获浙江省优秀文艺志愿者、小荷园丁等荣誉称号。

作为宁波文艺骨干,她创作、辅导的作品获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其中作曲的歌曲《心中的誓言》荣获2022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曲《梦里梦外都想你》《奉陪》获“诗画浙江”旅游歌曲大赛金奖;辅导的原创群舞《咯咯哒与喔喔啼》荣获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决赛最高荣誉小荷之星(金奖)等。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