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家门口青少年宫”惠民生 就近就便更均衡
2025-07-24 06:5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北仑春晓街道“家门口青少年宫”里,孩子们在思维课堂学习七巧板拼搭。受访者提供

  “以前孩子到城区上一节课,一来一回大半天就过去了。后来‘家门口’就有优质课程和师资,孩子接连上了3期主持与表演班,变得更加自信了!”今年上半年,即将搬家离开的夏凡同学家长,专程来到北仑区春晓街道“家门口青少年宫”,送上锦旗表达感谢。

  如何让校外教育既能就近就便,又能普惠优质?如何让身处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的孩子,同样享受与城区同质的专业课程?在宁波,“家门口青少年宫”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接力推进,以“需求导向、精准覆盖”为原则,让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更加“触手可及”。

  “校外教育长期存在‘双职工接送难、农村资源弱、培训机构价格高’等难点。我们坚持以青少年需求和满意度为首要考量,通过‘市级统筹+区县联动+社区落地’三级联动机制,将青少年宫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打包下沉,直接送到‘家门口’。”宁波团市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就近就便,是这一民生实事项目最为鲜明的标签。根据计划,在2024年工作基础上,今年我市将新(改)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20家,以“青少年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基层承接力”为评估标准,优先在教育资源薄弱、人口导入量大的区域设点,农村及城郊点位占比超50%。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新建点位14家、改建点位66家。各地纷纷整合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文化家园等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通过空间共享、功能融合、错时使用等方式,在有限的空间里“精打细算”,让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理念深度融入村社建设。

  “北仑各街道基本实现‘家门口青少年宫’全覆盖,即使地处偏远的梅山街道青少年宫也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招生运行。”北仑区青少年宫老师蒋巧娜说,场地、师资、课程的统筹布局,考评、激励的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门口青少年宫”的常态化推进,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沉得下、扎得稳”。

  因地制宜,是这一民生工程不断收获口碑的内因所在。在开展思政教育、素质拓展、公益活动等“常规套餐”基础上,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家长的需求,根据入户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情况,整合周边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动态调整场地,让“家门口青少年宫”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镇海区骆驼街道新晨社区推出“职业体验课”,带着学员参观顺丰站点、外卖配送中心,引导青少年读懂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象山县丹西街道汇丰社区开展《渔光三“唱”》音乐思政微队课,引导少先队员感悟渔民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故事,增进对祖国、家乡的自豪感;江北区前江街道星旅社区提供“托育+兴趣培养”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作业难、陪伴难”问题……

镇海区家门口青少年宫一角。受访者提供

  当一项项具体的需求被看到,当一个个存在的问题被解决,当一次次课程的体验被优化,强调公益普惠属性的“家门口青少年宫”,以“小站点”撬动“大服务”,以“精准化”累积“好口碑”,自然距离成为“民心工程”更进了一步。

五江口未来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受访者提供

  宁波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办好“家门口青少年宫”这件实事、好事为抓手,切实编织一张覆盖全域、触手可及的普惠性青少年成长网络,让优质教育阳光温暖万千童心,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提供生动的“宁波实践”。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黄合通讯员范若思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家门口青少年宫”惠民生 就近就便更均衡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7-24 06:55:00

北仑春晓街道“家门口青少年宫”里,孩子们在思维课堂学习七巧板拼搭。受访者提供

  “以前孩子到城区上一节课,一来一回大半天就过去了。后来‘家门口’就有优质课程和师资,孩子接连上了3期主持与表演班,变得更加自信了!”今年上半年,即将搬家离开的夏凡同学家长,专程来到北仑区春晓街道“家门口青少年宫”,送上锦旗表达感谢。

  如何让校外教育既能就近就便,又能普惠优质?如何让身处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的孩子,同样享受与城区同质的专业课程?在宁波,“家门口青少年宫”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接力推进,以“需求导向、精准覆盖”为原则,让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更加“触手可及”。

  “校外教育长期存在‘双职工接送难、农村资源弱、培训机构价格高’等难点。我们坚持以青少年需求和满意度为首要考量,通过‘市级统筹+区县联动+社区落地’三级联动机制,将青少年宫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打包下沉,直接送到‘家门口’。”宁波团市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就近就便,是这一民生实事项目最为鲜明的标签。根据计划,在2024年工作基础上,今年我市将新(改)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20家,以“青少年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基层承接力”为评估标准,优先在教育资源薄弱、人口导入量大的区域设点,农村及城郊点位占比超50%。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新建点位14家、改建点位66家。各地纷纷整合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文化家园等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通过空间共享、功能融合、错时使用等方式,在有限的空间里“精打细算”,让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理念深度融入村社建设。

  “北仑各街道基本实现‘家门口青少年宫’全覆盖,即使地处偏远的梅山街道青少年宫也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招生运行。”北仑区青少年宫老师蒋巧娜说,场地、师资、课程的统筹布局,考评、激励的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门口青少年宫”的常态化推进,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沉得下、扎得稳”。

  因地制宜,是这一民生工程不断收获口碑的内因所在。在开展思政教育、素质拓展、公益活动等“常规套餐”基础上,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家长的需求,根据入户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情况,整合周边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动态调整场地,让“家门口青少年宫”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镇海区骆驼街道新晨社区推出“职业体验课”,带着学员参观顺丰站点、外卖配送中心,引导青少年读懂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象山县丹西街道汇丰社区开展《渔光三“唱”》音乐思政微队课,引导少先队员感悟渔民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故事,增进对祖国、家乡的自豪感;江北区前江街道星旅社区提供“托育+兴趣培养”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作业难、陪伴难”问题……

镇海区家门口青少年宫一角。受访者提供

  当一项项具体的需求被看到,当一个个存在的问题被解决,当一次次课程的体验被优化,强调公益普惠属性的“家门口青少年宫”,以“小站点”撬动“大服务”,以“精准化”累积“好口碑”,自然距离成为“民心工程”更进了一步。

五江口未来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受访者提供

  宁波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办好“家门口青少年宫”这件实事、好事为抓手,切实编织一张覆盖全域、触手可及的普惠性青少年成长网络,让优质教育阳光温暖万千童心,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提供生动的“宁波实践”。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黄合通讯员范若思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