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景区直升机坠落致1死4伤!“黑飞”公司无资质 竟敢带游客上天?!
2025-08-04 10:15:00 稿源: 央视新闻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旅游景区推出了乘坐低空飞行器观光、体验等项目,受到游客欢迎。但这类空中游览项目也暴露出一些隐忧,甚至是安全问题。近日,总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黑飞”乱象↓

景区观光直升机坠落砸中游客

致1人死亡4人受伤

今年5月,在江苏苏州吴中区的奥诗汀繁花景区,一架载有4人的观光直升机突然从约十米高的空中快速下坠。

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飞机坠落在距离起降场50米的景区内,砸到了一名正在地面拍照的游客。据官方通报,该事件造成4名机上人员受伤,1名地面游客死亡。据了解,涉事直升机为R44型单发直升机。

涉事景区闭园整改了一个月后,6月初重新开放。7月5日,记者来到该景区,发现景区游乐设施全部停运,也没有任何直升机运营相关设施。只在景区导览图上的“婚礼草坪”区域,还标注有直升机字样。

根据游客此前拍摄的景区视频,直升机的起降场是用栏杆在草坪上围出的长方形区域,面积还没有一个篮球场大,四周有一人多高的篱笆墙和高大树木。由于场地狭小,直升机常从游客头顶呼啸而过。

景区工人告诉记者,空中游览的价格是单人288元,3个人688元,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排队体验。景区内只有这一架直升机,五一假期游客多,直升机差不多每十分钟起降一次,每天超过8小时运行。事发当天,这架飞机就是从早到晚频繁起降、飞行后,突然掉落的。

没有办公场所、维护设施

涉事通航公司注册地竟在农田空地

景区工人称,该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是外包给了一家通航公司,景区只提供场地。这架失事的直升机究竟从何而来?记者顺着直升机机身上喷涂的“诚翼通航”的线索,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中国民航局官网搜索发现,今年6月10日公布的2024年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初评结果公示里,“苏州诚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2024年开展经营性作业飞行小于310小时,评价结果为A级。同时标注有黑色五角星,表示这家公司在今年经营评价发布日前,发生过通航事故,导致人员死亡。

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这家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100万元,登记员工只有2人,经营范围却有几十项,包括商业非运输、私用大型航空器运营人等。

记者在地图上搜索该公司的登记地址:张家港市南丰镇东港村东港路58号,发现这个地址在导航里无法定位。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了张家港市南丰镇东港村。

根据村民指引,记者在农田里看到一块硬化的空地,在空地一侧,有一块写着“飞野时光”农航旅基地的蓝色牌子,上面标注着东港路58号,而这四周除了农田和沟渠,连间办公用房都没有。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就是直升机刚来村里时,最早起降的地方。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相关规定,通航公司运行空中游览商业取酬项目,要有主运行基地、飞行基地和维修基地。但记者在东港村实地走访发现,此前直升机起降的地点没有任何相关配套设施。

据了解,苏州诚翼通航公司没有取得运行合格证,为了获利,超范围、超资质、超能力运行。目前,民航部门跟地方政府正在联手开展载人航空的专项整治活动。

“黑飞”公司无资质开展空中游览

近些年,空中游览业务热度上升,与此同时,威胁安全的飞行事故也不容忽视。

今年7月,在内蒙古太仆寺旗牛奶湖景区,一架观光飞机起飞后突发机械故障,造成机上2名游客和1名飞行员受伤。2023年5月,陕西西安白鹿仓景区一架直升机失速坠毁,机上3人全部遇难。官方调查报告显示,该架直升机坠毁前不到一个半小时里完成了11次起降,每次平均游览飞行时间为6分21秒。

今年7月,民航局官网上公布的2024年以来发生致人死亡事故的通用航空企业名单,2024年有3家,2025年上半年就有5家公司。

专家表示,一系列飞行事故凸显出部分通航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存在维护周期不达标、飞行员培训不足等问题。一些通航公司与景区合作,赶在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短期运营空中游览项目。

还有一些只有农林喷洒飞行或飞行私照培训资质的通航公司,以飞行训练等名义向航线审批部门申请航线,实际违规运行空中游览业务。

一位长期从事直升机空中游览飞行的飞行员告诉记者,为了挣快钱,没有相关资质,违规开展空中游览的公司并非个例。“‘黑飞’公司没有下限,反正违规了,多违一条或少违一条有什么区别?”

记者在网上搜索“飞行观光”发现,国内多地景区都在开展空中游览业务,有的还打出了不足百元的团购低价吸引游客。一些以飞行基地或俱乐部名义开设的网店,看不到任何相关运营资质信息。记者通过机身上涂装的通航公司信息,在民航局官网上查询,也很难找到相关通航企业的资质信息。

学30个小时就能开飞机?

航校称拿证后可飞所有运动机型

空中游览作为搭乘多人以观光取酬为目的的高频次飞行活动,对飞行员的要求全面而且严格。

记者注意到,网上也有多家航校推出了几万元学飞行执照的业务。记者电话咨询一家评分较高的航校,工作人员介绍,只需学满30个小时,自己独立完成一次起降就能拿证,拿证后所有运动类飞机都能开。

记者查询《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发现,取得运动驾驶员执照,需要5小时初级飞机上的单飞时间,包括3次起飞,3次全停着陆。运动类飞机多种多样,运动驾驶员执照并非一照通飞。

此外,要想取酬,学满30小时取得初级执照后,还要有35小时的飞行经历时间,总共飞够65小时,才能利用飞行取酬。但航校工作人员介绍,只要跟老板关系好,飞行时间达不到要求也不耽误挣钱。

据了解,这类30小时拿到的只是初级运动驾驶员执照,属于只能自我体验飞行乐趣的私照。根据民航规章,担任空中游览业务的驾驶员,不仅要取得商业驾驶员执照,还要具有至少500小时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其中还有转场和夜间飞行的时间要求。

今年7月开始施行的《空中游览和体验带飞咨询公告》明确:人口稠密区的空中游览飞行所运行直升机,应当为双发及以上并且达到直升机一级性能。

但是记者注意到,山西大同古城7月12日新开通的“空中看古城”的直升机观光项目,运行的直升机属于R44机型,是只有一个发动机的单发机型,并不是要求的配备两个发动机的双发直升机。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该观光项目只运行了一周,目前已暂停运行。

记者了解到,R44直升机市场价格约400万元,而最便宜的双发直升机的市场价格需要4000万元。为了压缩成本,部分通航公司在人口密集的城区,会选择R44这类单发直升机运行空中游览。

针对空中游览业务暴露出的资质、飞行员、机型等不规范问题,专家建议,主管部门不仅要加强通航公司的资质审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也要利用科技手段,从审查通航公司提供的资质证明文件,向实时动态监管飞行活动转变。

中国民航局去年11月曾在官网就《空中游览运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开展空中游览的通用航空企业应当在销售环节将公司资质、投保信息、服务标准等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旅客。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去年底结束,目前还未对外公布施行。

随着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可见一斑。但不规范的发展乱象若不及时整治,不仅会透支产业潜力,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希望随着各项制度、监管措施的完善,低空经济能在规范中起飞,在安全中平稳运行。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景区直升机坠落致1死4伤!“黑飞”公司无资质 竟敢带游客上天?!

稿源: 央视新闻 2025-08-04 10:15:00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旅游景区推出了乘坐低空飞行器观光、体验等项目,受到游客欢迎。但这类空中游览项目也暴露出一些隐忧,甚至是安全问题。近日,总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黑飞”乱象↓

景区观光直升机坠落砸中游客

致1人死亡4人受伤

今年5月,在江苏苏州吴中区的奥诗汀繁花景区,一架载有4人的观光直升机突然从约十米高的空中快速下坠。

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飞机坠落在距离起降场50米的景区内,砸到了一名正在地面拍照的游客。据官方通报,该事件造成4名机上人员受伤,1名地面游客死亡。据了解,涉事直升机为R44型单发直升机。

涉事景区闭园整改了一个月后,6月初重新开放。7月5日,记者来到该景区,发现景区游乐设施全部停运,也没有任何直升机运营相关设施。只在景区导览图上的“婚礼草坪”区域,还标注有直升机字样。

根据游客此前拍摄的景区视频,直升机的起降场是用栏杆在草坪上围出的长方形区域,面积还没有一个篮球场大,四周有一人多高的篱笆墙和高大树木。由于场地狭小,直升机常从游客头顶呼啸而过。

景区工人告诉记者,空中游览的价格是单人288元,3个人688元,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排队体验。景区内只有这一架直升机,五一假期游客多,直升机差不多每十分钟起降一次,每天超过8小时运行。事发当天,这架飞机就是从早到晚频繁起降、飞行后,突然掉落的。

没有办公场所、维护设施

涉事通航公司注册地竟在农田空地

景区工人称,该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是外包给了一家通航公司,景区只提供场地。这架失事的直升机究竟从何而来?记者顺着直升机机身上喷涂的“诚翼通航”的线索,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中国民航局官网搜索发现,今年6月10日公布的2024年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初评结果公示里,“苏州诚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2024年开展经营性作业飞行小于310小时,评价结果为A级。同时标注有黑色五角星,表示这家公司在今年经营评价发布日前,发生过通航事故,导致人员死亡。

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这家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100万元,登记员工只有2人,经营范围却有几十项,包括商业非运输、私用大型航空器运营人等。

记者在地图上搜索该公司的登记地址:张家港市南丰镇东港村东港路58号,发现这个地址在导航里无法定位。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了张家港市南丰镇东港村。

根据村民指引,记者在农田里看到一块硬化的空地,在空地一侧,有一块写着“飞野时光”农航旅基地的蓝色牌子,上面标注着东港路58号,而这四周除了农田和沟渠,连间办公用房都没有。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就是直升机刚来村里时,最早起降的地方。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相关规定,通航公司运行空中游览商业取酬项目,要有主运行基地、飞行基地和维修基地。但记者在东港村实地走访发现,此前直升机起降的地点没有任何相关配套设施。

据了解,苏州诚翼通航公司没有取得运行合格证,为了获利,超范围、超资质、超能力运行。目前,民航部门跟地方政府正在联手开展载人航空的专项整治活动。

“黑飞”公司无资质开展空中游览

近些年,空中游览业务热度上升,与此同时,威胁安全的飞行事故也不容忽视。

今年7月,在内蒙古太仆寺旗牛奶湖景区,一架观光飞机起飞后突发机械故障,造成机上2名游客和1名飞行员受伤。2023年5月,陕西西安白鹿仓景区一架直升机失速坠毁,机上3人全部遇难。官方调查报告显示,该架直升机坠毁前不到一个半小时里完成了11次起降,每次平均游览飞行时间为6分21秒。

今年7月,民航局官网上公布的2024年以来发生致人死亡事故的通用航空企业名单,2024年有3家,2025年上半年就有5家公司。

专家表示,一系列飞行事故凸显出部分通航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存在维护周期不达标、飞行员培训不足等问题。一些通航公司与景区合作,赶在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短期运营空中游览项目。

还有一些只有农林喷洒飞行或飞行私照培训资质的通航公司,以飞行训练等名义向航线审批部门申请航线,实际违规运行空中游览业务。

一位长期从事直升机空中游览飞行的飞行员告诉记者,为了挣快钱,没有相关资质,违规开展空中游览的公司并非个例。“‘黑飞’公司没有下限,反正违规了,多违一条或少违一条有什么区别?”

记者在网上搜索“飞行观光”发现,国内多地景区都在开展空中游览业务,有的还打出了不足百元的团购低价吸引游客。一些以飞行基地或俱乐部名义开设的网店,看不到任何相关运营资质信息。记者通过机身上涂装的通航公司信息,在民航局官网上查询,也很难找到相关通航企业的资质信息。

学30个小时就能开飞机?

航校称拿证后可飞所有运动机型

空中游览作为搭乘多人以观光取酬为目的的高频次飞行活动,对飞行员的要求全面而且严格。

记者注意到,网上也有多家航校推出了几万元学飞行执照的业务。记者电话咨询一家评分较高的航校,工作人员介绍,只需学满30个小时,自己独立完成一次起降就能拿证,拿证后所有运动类飞机都能开。

记者查询《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发现,取得运动驾驶员执照,需要5小时初级飞机上的单飞时间,包括3次起飞,3次全停着陆。运动类飞机多种多样,运动驾驶员执照并非一照通飞。

此外,要想取酬,学满30小时取得初级执照后,还要有35小时的飞行经历时间,总共飞够65小时,才能利用飞行取酬。但航校工作人员介绍,只要跟老板关系好,飞行时间达不到要求也不耽误挣钱。

据了解,这类30小时拿到的只是初级运动驾驶员执照,属于只能自我体验飞行乐趣的私照。根据民航规章,担任空中游览业务的驾驶员,不仅要取得商业驾驶员执照,还要具有至少500小时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其中还有转场和夜间飞行的时间要求。

今年7月开始施行的《空中游览和体验带飞咨询公告》明确:人口稠密区的空中游览飞行所运行直升机,应当为双发及以上并且达到直升机一级性能。

但是记者注意到,山西大同古城7月12日新开通的“空中看古城”的直升机观光项目,运行的直升机属于R44机型,是只有一个发动机的单发机型,并不是要求的配备两个发动机的双发直升机。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该观光项目只运行了一周,目前已暂停运行。

记者了解到,R44直升机市场价格约400万元,而最便宜的双发直升机的市场价格需要4000万元。为了压缩成本,部分通航公司在人口密集的城区,会选择R44这类单发直升机运行空中游览。

针对空中游览业务暴露出的资质、飞行员、机型等不规范问题,专家建议,主管部门不仅要加强通航公司的资质审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也要利用科技手段,从审查通航公司提供的资质证明文件,向实时动态监管飞行活动转变。

中国民航局去年11月曾在官网就《空中游览运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开展空中游览的通用航空企业应当在销售环节将公司资质、投保信息、服务标准等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旅客。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去年底结束,目前还未对外公布施行。

随着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可见一斑。但不规范的发展乱象若不及时整治,不仅会透支产业潜力,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希望随着各项制度、监管措施的完善,低空经济能在规范中起飞,在安全中平稳运行。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