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一份国家级名单揭示宁波“智造”的强劲实力。
9月11日,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公示名单》结束公示,爱柯迪、得力集团、公牛集团、寰宇东方、康赛妮、东方电缆、方太厨具、吉利汽车、江丰电子、宁波中集、雅戈尔等11家宁波企业入选。新入选的数量仅次于上海、重庆,排名全国第三(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殷聪制图
据悉,“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是国家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四个层级。目前领航级仍在培育阶段,卓越级已然代表当前智能工厂的最高水平。
如果公示名单全部顺利通过,宁波卓越级智能工厂总数将达到14家,数量位于全国前列。这些企业的集体亮相,印证着宁波这片土地正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新高地。

公牛集团的墙开生产线。(企业供图)
他们是智能制造的引领者。
在公牛集团的注塑车间,各类数字化的应用,已能让一名工人轻松地管理20台注塑机的正常生产。
“10年前,工人与注塑机的配比还是1:1。”余功兵是公牛集团成型一厂车间主任,在他看来,从1变成20的背后,正是公牛集团智能制造持续迭代升级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公牛集团的产能提升了,人均产值也提高了。
以墙开事业部为例,这里的人均日产能已从2015年的80只提升到了220只;产线工人虽然少了,但产值却从2015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0亿元,几乎可以做到平均两到三年人效翻一倍。

极氪工厂的焊接车间。
他们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探路者。
今年3月,吉利汽车发布智驾解决方案——“千里浩瀚”。作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人工智能化布局的车企,吉利多项前端AI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智能生产领域。
位于前湾新区的极氪工厂内,“超级大脑”的全流程指挥调度,让这里逐步实现了无人化作业,60秒就能有一辆汽车下线。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已逐步柔性化生产。在被称作“黑灯工厂”的焊装车间,823台柔性机器人,可以满足3大平台、6款车型全柔性生产,能够同时生产轿车、SUV、MPV等多种类型车型。即便车主拥有上万种个性化需求,在这里都能轻松解决。

在宁波,服装企业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常态”。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爆发式的增长期,大模型、工业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加速落地,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也为制造业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从生产线上的精准质检到供应链的全局优化,从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到产品设计的独特创意,人工智能不断重构传统制造的生产模式,能为宁波制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按照计划,宁波不仅要引导企业加快落地“人工智能+”应用,还要通过应用的推进,进一步带动人工智能关联产业发展,加快工业数据利用,通过应用的以点带面,放大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作用。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未来,更多的卓越级智能工厂正在向宁波招手。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