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房产中介门脸。(余建文 摄)
每年夏天,房屋租赁市场都会迎来旺季。
《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有近2.6亿租房人。宁波是制造大市,商贸发达,统计资料显示,到2024底,宁波市城镇常住人口中约有35%选择租房居住,再加上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住房租赁已形成体量巨大的市场。
今年7月,《住房租赁条例》正式颁布,并将于9月15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被业内视为“租房市场的里程碑事件”,为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更为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提供了“基石”。
在租房过程中,租客遭遇过哪些不规范行为?对此,《条例》有何规定?小e对近期民生e点通平台上有关租房投诉线索进行了梳理,并分组实地采访、调查,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当下宁波住房租赁市场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帮助市民避坑。
1
酒店擅改公寓出租,租客被迫搬家
发帖网友张女士反映,今年7月初,她在海曙区和美保寓2幢楼租了一套公寓。搬进公寓没多久,就看到大门上贴了宁波轨道和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发的告知函,表示2幢楼的承租公司宁波华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擅自改变大楼租赁用途,违背合同约定,要求原先的租户尽快寻找其他合适住所,并联系华杰物业公司处理租金、押金问题。
“难道我遇到了假房东?”网友张女士认为,她才住进公寓,就面临搬家,一来一去,搬家成本不说,退押金、租金都是很麻烦的事。“这个错误,应该让华杰物业公司承担责任,不该由租户来埋单。”张女士说。
9月10日,小e联系了张女士,得知她目前还住在和美保寓2幢楼,不过产权方已宣称之前租房合同无效,要求她重新签订租房合同,否则就要在一周时间内搬出。
据该网友透露,事发后,华杰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已全部离职,她无法联系上,而之前与其签订的租房合同持续到今年年底,房租是2000元/月。如果近期搬出的话,光租金、押金的损失就有约9000元。眼下,她正在考虑要不要打官司。
在现场,小e看到和美保寓2幢楼依然是公寓楼状态,楼内还有不少租户居住。
之后,小e从市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和美保寓桥西店项目2幢楼、3幢楼于今年4月由华杰物业公司竞得租赁权,但规定合同期间仅作为“酒店商业使用”。因为该公司擅自将项目改建为公寓出租,造成严重违约。现市轨道交通集团已启动法律程序,并积极与租户沟通,商量相关解决路径。
新规说 《住房租赁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住房地址、面积、租金等房源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在其经营场所、互联网等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一致,发布的房源图片应当与实物房源一致,不得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房源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拒绝提供拟出租住房的有关重要信息。
2
押金条款搞“文字游戏”,租客有苦难言
眼下,上平台找房已成主流。很多房东把房子交给中介机构,通过各类手机App租房平台招租。租房者也大都依赖这些租房平台寻找合适的房源。
“我没想到,大平台也会玩文字游戏,欺负我们租房者。”编号为8243397的网友在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投诉。
9月10日,小e联系了发帖网友许先生。许先生老家在湖南,在宁波已工作多年,一直租房居住。
许先生说,今年6月,他通过贝壳找房平台,看中了麦德龙超市附近一小区的一间出租房。许先生告诉小e,之前他看房子时,就向所属中介德佑房产经纪人明确提出“押一付二”,如果做不到,就不考虑租了。当时,该中介表示没问题。
据了解,这套住房共分为4间房屋出租,许先生看中的是其中一间,月租金900元。看过现场后,许先生较为满意,决定签约。和他签约的是另一名中介人员,签的是电子合同,租房合同期限一年。许先生说,他签约后,才发现押金条款变成了“押二付二”。中介的解释是,他们公司的租房合同都是“押二付二”,统一格式,改不了。
“宁波租房,大多数是‘押一付二’或‘押一付三’,如果是‘押二付二’,意味着要多付出一个月租金,那我肯定不会租的。”许先生对此很生气,觉得对方是玩文字游戏,给他“吃套路”。
为此,许先生也向住建部门投诉过,但因为签了合同,再改很难。最后,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在合同最后一期交房租时,可少交一个月房租,相当于退了一个月押金。许先生说,他之前在宁波多个地方租过房,这还是头次碰到糟心事,“以后签合同,一定要看仔细。”
新规说 押金条款变化、押金难退,是租房中纠纷频发的一大难点。《住房租赁条例》第十条规定: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以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3
租房遭遇“甲醛房”,退租索赔难度大
眼下,不少房东或者“二房东”、中介机构,对老房重新装修,或者把大套住房进行分隔装修后出租。新装修的房子更容易吸引租客,但这类房屋的“健康”往往存在隐患。
小丁姑娘通过中介,在鄞州区九曲小区二期租了一间隔断房,合同是和中介、二房东签的,租期为一年。
“看房的时候就闻到一股味道,我进去住了一晚全身出现荨麻疹。除了浑身痒,还头疼、嗓子疼。”小丁说,征得二房东同意后,她找来了专门检测甲醛的公司,检测报告显示,室内甲醛含量为0.172mg/m3,超标一倍以上,另外,苯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数据均明显超标,空气质量判定为不合格。
但二房东不认这个检测报告,也不愿意退款退租,这让小丁姑娘陷入困境,被“逼”到朋友处居住。后经属地街道等部门协调,二房东表示只退押金,一个月的房租以及物业费、中介费都退不了。
在北仑小港工作的网友小李,也碰到了“甲醛房”,不过他的运气较好,他的投诉经民生e点通平台受理后,在小港街道调解下,小李与房东达成一致意见,在扣掉一个月的租金后,房东退还了押金和剩余租金。“租房花点钱倒是无所谓,怕的是影响身体健康,万一身体搞坏了,真是得不偿失。”小李说。
新规说 《住房租赁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4
说好的“免费停车”没了,租客想打官司
网友“asyu9912”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因为中介承诺的服务项目没有做到,让她的租房体验很不好。
小e联系上发帖网友唐女士。她告诉小e,6月7日她通过某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在鄞州区涌潮印府小区租了一间房,工作人员承诺该小区所出租的房屋可免费停车,房子里还有纱窗、小冰箱和宽带等设施。
当天,她向中介微信转账支付定金1450元。但6月9日,她发现小区物业在6月4日就已发布停车管理收费公告,中介并未告知她,另外出租屋里也没有纱窗、小冰箱和宽带等设施。唐女士说,中介在收取定金后才告知她还有其他收费项目,这让她很难接受。她提出退还全部定金。之后经部门协调,中介公司退了1215元定金。
唐女士认为中介机构及工作人员违约在先,还骗了她,要求中介公司返还剩余定金235元。
昨天,小e联系了该房产经纪公司工作人员侯先生。侯先生称,之前是对唐女士说过小区免费停车,但在唐女士订合同后两天,小区出公告说要收费,对此公司的确不知情。对于提供窗纱、冰箱、网络等,当时告知人住进去后会去安装,但该网友交定金后没有去住,过了几天就要退房。
侯先生说,住建部门也过问了此事,他们和网友协商退租金,但按协议定金退不了,只能给予补偿,折算了房子3天空窗期,就退给网友1215元。当时网友也认可并收下了退款。
对于此事,鄞州区住建局回复表示,该问题为合同履约纠纷,依法应通过双方协商或诉讼渠道处理。网友唐女士告诉小e,她已经起草了民事起诉状,准备通过诉讼讨回剩下的200余元钱。
新规说 《住房租赁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详见“事例1”文末表述。
在房屋租赁中,您有碰到过烦心事吗?对新出台的《住房租赁条例》有什么期待?欢迎租客、房东、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关注这一话题的市民朋友,在甬派、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版块留言交流。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石景 仇龙杰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