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城区。(鄞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977.7万常住人口、10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1万亿元GDP——这三个数字背后,是宁波被选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底气,更是一场关乎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深度试验。
9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杭甬温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这些地区2024年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堪称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于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同日,《杭甬温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公布。
对宁波而言,新任务意味着什么?这座制造业大市将如何借助政策东风,释放要素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答案,藏在宁波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蓝图之中。
使命
“大势所趋、意料之中。”省商务厅研究员张汉东一语破题。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后来国企改革、民企崛起过程中,市场经济一以贯之,具体涉及商品与要素两大块。
经过多年发展,商品市场已趋成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则关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环境六大要素的深刻变革。在张汉东看来,国家圈定十大试点,并同步官宣定制化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是大势所趋,更应只争朝夕。
具体到浙江的杭甬温,浙江是全国市场化最高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与温州,则是浙江的三大头部城市,各具特色且各有侧重:杭州的优势在数字经济,宁波的优势在港口与开放带来的海洋经济、民营经济实力,温州的优势则在民间资本。
“正因如此,需要‘三强’携手探索推动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这场试点的意义远超政策本身,要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张汉东说。
改革的核心在于协同配置。当前,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再是单一要素的垂直改革,而是多要素的横向集成与协同。国家通过统一大市场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建设,释放市场潜力,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各界拭目以待,身为试点,更责无旁贷。
发力
对宁波而言,这项试点恰似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雨。
“我们已翘首以待多年。”宁波市发规院未来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李佩佳表示,自2020年国家部署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来,宁波便提前谋划;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杭甬温的相关方案经省里报送国家,如今终获批复。
“占得先机只是开端,关键要以精准执行将‘先一步’转化为‘稳一步、胜一步’。”李佩佳强调,未来两年,宁波将协同杭温两地,聚焦要素直达等重点任务,推动数据、人才、土地等资源高效配置,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在数据要素方面,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研究员胡拓建议,重点攻坚数据确权难题,构建跨域数据归集与供给体系。比如应加快全市一体化数据底座建设,分级授权各类主体开展数据应用,打造一批公共数据示范场景。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制定数据流通与安全标准,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土地要素上,着力提升空间资源效能,破解“土地难以为继、海域开发粗放”之困。通过创新产业用地配置,打造新型产业社区,推行弹性供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预留空间。
市自然资源与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先鹏指出,《方案》提出可改革“价高者得”的传统出让模式,探索“限地价、竞贡献”机制,将经济贡献纳入用地评价。同时推动自然资源组合供应,试行“建设用地+耕地指标+修复责任”一体化出让。此外,推广海域立体开发,探索“风电+养殖、光伏、文旅”等融合模式,推进无人岛以生态与禀赋为导向的分类开发,实现经济、生态与科研综合价值提升。
攻坚
从制造业大市迈向智造高地,宁波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正在破题深水区。
摆在眼前的不只是制度搭建与局部探索,更有诸多待解的深层次矛盾:除了上述专家先后提及的数据确权与定价如何实现、土地空间资源效能提升外,还有科技成果转化梗阻如何打通、人才流动隐性壁垒如何破除等,这些问题,关乎一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深层协奏。
宁波的答题思路很明确:以要素精准配置培育新质生产力,让优质要素向最能增值的地方流动。甬江实验室推进科研组织和赋权改革,攻坚“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卡脖子”难题;人才“一件事”集成改革打破户籍束缚,构建市场与战略需求结合的评价机制;全市一体化数据底座分级赋权,推动数据从资源转向要素;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普惠金融创新,明确指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资本正在回归实体本源。
宁波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院长魏玉祺指出,宁波协同杭温,以全要素精准配置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做好跨区域文章。
未来两年,宁波将与杭州、温州协同作战,紧扣民营经济、数字经济、港口资源三大禀赋,推动跨区域产业共建、社保互认等机制创新,在更大时空维度上破除资源错配、同质竞争、低效内卷。
要素市场化改革,核心是让市场说话、让活力迸发。当技术、人才、资本、数据都能自由流动、合理定价,当每一寸土地、每一项发明、每一个人的潜能都被精准激活——这座城市就不只是在破题几项改革,更是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书写样本。
这片改革热土,从不缺乏破局的勇气与系统智慧。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单玉紫枫 王婧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