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中山艺术幼儿园改造而来的“又见罗城”创意社区。沈天舟/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於婕
清晨,参加完飞鸟骑行社群组织的罗城复古骑行活动,创业青年小顾将自行车停放在中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随后走进“又见罗城”创意社区,享用了一份专门为青年创业者准备的特惠早鸟套餐,之后来到二楼考察开放式青创办公空间。
下午,他与众多青年创业者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商居共学营”创业沙龙活动……这样充实而便捷的一天,正是“又见罗城”创意社区为辖区居民和青年群体带来的全新体验。

“又见罗城”创意社区。通讯员供图
9月23日,这一融合党群服务、青年创业与社区商业的创新空间正式启用。“又见罗城”创意社区前身为中山艺术幼儿园,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这所建于1999年的幼儿园面临“闲置”。该如何盘活这一闲置国有资源?
经过近一年的谋划和改造,这座承载很多人童年记忆的建筑以全新的面貌回归。项目地处三条历史街区交汇处,放眼可及秀水街市、中山公园绿意与老街烟火,因此被命名为“又见罗城”。该项目保留了明亮橙色的外观与低密度布局,一楼改造为“党群服务+社区商业”,二楼改造为青创空间,三楼、四楼商居活动空间,引入便民服务、创咖、共富工坊、社区食堂等业态。

启用仪式现场。
“我以前就在这所幼儿园上学,现在回到这里,看到童年玩耍的地方变成了既能办事、办公,又能看展、喝咖啡的温馨空间,感觉特别奇妙!”中山社居民王先生说。
现场还设置了艺术空间展区、天台花园议事空间、亲子互动区以及商居共学营等项目,为全龄段居民提供多元服务。同时,创新推出“社区服务合伙人”模式,鼓励入驻商家结合主营业务为居民提供定制化便民服务,并不定期举行圆桌讨论、创意市集、商居共学营等活动。
作为海曙区首批青年创业空间和社区服务焕新试点阵地,“又见罗城”项目采用“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是属地街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与运营的全新尝试。该项目将每年提取部分运营收益按比例持续注入基金,反哺用于青年创业孵化、社区基层治理等项目。

居民开设的集市摊位。
“新时代的社区更新聚焦人的需求,兼容并包、创新突破是老城更新的关键。”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城市设计所所长刘红杰表示,“我们通过打造美好生活新场景,提升商业服务的体验价值、青年创业的产业价值、公共服务价值以及在地精神文化价值。”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