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石承承
从最新的天气预报来看,一直到9月底,我市都将被浸润在雨水中。不过,雨水落下的样子,不只“滴滴霏霏”的缠绵,或许还有“哗哗啦啦”的磅礴。
23日到24日有明显降水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9月21日上午加强为超强台风级。14时其中心位于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北方向约710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18.4度、东经126.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
未来,其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桦加沙”会在9月22日穿过巴士海峡,在9月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在9月24日凌晨至下午在广州沿海登陆,之后穿过雷州半岛进入北部湾海面,强度逐渐减弱。
在移动过程中,其仍有可能再度发力,预计最强可达17级(62米/秒);登陆时强度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

点击查看台风路径
需注意的是,9月23日,“桦加沙”进入南海东北部海域,我国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将迎来狂风暴雨的洗礼。从中央气象台目前的预测看,风雨影响最强时段将集中在9月23日到9月25日。
虽然“风王”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但它“挥一挥衣袖”,仍将从风中呼唤来“雨做的云”。
市气象台在9月21日发布的十天预报中提到,受“桦加沙”外围环流和弱冷空气影响,9月23日到9月24日,我市有较明显降水过程。大家要多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
除了“桦加沙”带来的风雨影响,在即将开始的新的一周(9月22日到9月28日)里,雨水会频繁“上线”,请大家合理安排出行。

图源宁波气象台
高温“偃旗息鼓”
在“桦加沙”外围环流和弱冷空气的影响下,在即将开始的一周,我市持续的高温终将“偃旗息鼓”。
当然,气温回落的过程不是“一泻千里”,多少还是有些“曲折迂回”的。
从市气象台9月21日发布的十天预报看,9月25日到9月26日,我市最高气温相对较高,预计可达33℃左右;其余日子,我市最高气温则将维持在28℃~30℃。
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早晚的最低气温,从目前的预报来看,将稳步下滑至25℃及以下,最低气温预计在23℃左右。早晚出行,体感或许会感到一丝凉意。
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市民,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日常的衣着,谨防换季引发的感冒等疾病。
当前已是9月下旬,持续高温出现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据市气象台9月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我市平均高温日数51天,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次多为2024年,50天);8月以来,全市平均高温日数37天,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次多为2024年,30天)。
9月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高温强度强。9月1日到9月18日,全市平均气温为31.9℃,为历史同期最高;北仑、镇海、奉化、象山和慈溪国家气象站均出现历史同期极端最高气温。

秋分来了(AI生成)
秋分来了
随着雨水的落下,气温的回落,“入秋”这件事不可避免被提及。
我们通常说的“入秋”,指的是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要满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条件。宁波常年平均入秋时间在10月4日,掐指一算,不到两周时间。
有趣的是,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还没来,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分却“捷足先登”。9月23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正所谓,“秋向此时分”,一语道尽这个节气最鲜明的特质。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气象部门尚未“官宣”入秋,秋天怎么就已经悄无声息地“溜”走了一半?
这主要是依据的标准不同。在天文学上,秋天始于立秋,等到秋分,整个秋天被“平分”;而在气象学上,入秋的标准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
进入秋分节气后,气温变化的“层次感”愈发明显。正如眼下我们感受到的,凉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悄然渗透。白天阳光依旧带着几分暖意,可到了早晚时分,风里便裹着清冽的凉意,让人不自觉地想添件薄衣。
所以,秋分的“分”,不仅印证了“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的自然规律,也道出了“暑热余气”与“阵阵秋风”之间“你退我进”的微妙博弈。
随着秋分的到来,时鲜蔬果的“竞技场”也变得热闹起来。夹杂在石榴、柿子等一众“高颜值”蔬果中,菱角有点“土”,却不妨碍它成为“当家”时令食物。
宁波不算菱角主产区,却也有特有的菱角品种,也就是俗称的“水老菱”。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等,是秋日不可错过的养生美味。
秋分时节,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满城桂香。
桂花是一种对温度很敏感的植物,一般要等气温降到20℃左右,并持续一段时间,再加上昼夜温差刺激才会开花。最理想的状态是冷空气先冻一下,最好再下点雨,等冷空气过了之后,太阳一照,花骨朵就“噼里啪啦”地绽开了。
如今,雨已就绪,弱冷空气已整装待发,降温也在日程之上,万事俱备,只待那满城桂子飘香的时刻。或许在某个清晨推开窗,我们便能与这份“秋日限定”的浪漫撞个满怀。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