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村
玉奇吾斯塘乡,农户们的纸皮核桃丰收,一车车,300多吨,正跨越天山,奔向东海之滨;
甬库振兴村,42户入股甬库文化园的村民代表上台,领取文化园现金分红,笑意盈盈;
龟兹小巷里,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掐丝珐琅工艺纪念品,游客争相购买……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

兔小兔项目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
“支援库车就是发展宁波”。
15年间,一批又一批宁波援疆干部人才用实际行动回应这“援疆三问”。宁波累计选派509名干部人才,投入援疆资金52.23亿元,实施872个援疆项目,筹集计划外援助资金约1.5亿元,在天山南麓写下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山海经”。
(一)
15年,天山为证,“千万工程”带来“万千气象”——
阿格乡康村,依托独库公路区位优势,在宁波援疆指挥部的持续推动下,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完成整村改造,发展民宿产业。村民阿曼古丽将自家房屋改建为民宿,3间客房月均增收3000余元,康村也成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乌恰镇吐孜鲁克墩村,“甜蜜事业”已绵延十二载。从“甬甜5号”甜瓜的引种,到宁波奉化滕头乡村振兴学院走进田间开展助农直播,这片千亩瓜田亩均增收超2000元,成为科技兴农的典范。
甬库同心村,探索智慧农业新路径。在宁波援疆资金支持下建设的植物工厂,采用无土栽培与订单农业模式,上半年创收124万元,展现出现代农业的强大生命力。
宁波援疆以多元路径激活库车乡村的内生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带不走”的产业模式与治理经验落地生根,库车乡村振兴新图景将更加鲜活。
更多“万千气象”藏在产业焕新、城市更新里。
聚焦库车农业、石化、文旅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宁波搭建招商、科技、金融三大平台,走出一条甬库两地产业合作优势互补、常态联动、共赢互鉴的新路径;成立“甬库招商顾问团”“甬库组团式招商团”“甬库保姆式服务团”,助力库车开展大型招商推介27次,签约项目258个,签约资金867亿元,到位资金409亿元。
眼下,总投资22亿元的60万锭混纺纱项目(源峰纺织)一期厂房投用;总投资1.5亿元的克孜利亚小峡谷文旅项目成为阿克苏地区自然景观最佳人气景区。
龟兹小巷,曾是一条泥泞旧巷,在宁波2900万元援疆资金的帮助及援疆干部与当地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修旧如旧,蜕变为融合“甬库巷”“巾帼创业工坊”等9个特色项目的文化聚落,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龟兹小巷
(二)
15年,天山为证,“鱼渔相授”让本地人才“扎下根”——
从早期“组团式”“全链式”到如今的“共享式”,教育援疆硕果累累。
今年高考,全市本科上线率较5年前提升25.7%;镇海中学库车分校(库车二中)5年间共有31人考入清华、北大;
去年新成立的库车宁波中学(库车三中)一本上线率提升16.1%;
在援疆共享教师重点帮扶下的库车四中,本科率也跃升10.2%。库车中考成绩2023年首次位列阿克苏地区第一,2025年前100名库车占了52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库车二中作出创新尝试,由援疆教师牵头负责毕业班的高考冲刺教学。
来自宁波镇海中学的王俊杰老师站上讲台授课,两位本地教师作为“徒弟”认真记录教学要点。最终,3名援疆教师所带的高三创新班取得8人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的优异成绩。
不仅如此,宁波援疆指挥部还推动建设“共享教育中心”,发起“百校联盟”合作机制,实现教育援疆从“组团输出”到“资源共享”的跨越,真正为库车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在援疆医生和援疆资金助力下,库车人民医院持续升级
教育之外,医疗援疆同样成效显著。
“我们要让‘人民医院’的牌子更硬,让库车百姓享受到与宁波市民同质的医疗服务。”宁波援疆医生领队、库车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志华说。
“看病找宁波医生”已成为库车百姓口耳相传的信任表达。
在库车市人民医院,一位2岁半的小朋友活泼地举着听诊器眨眼嬉戏——一年前,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宁波援疆指挥部协助下远赴宁波完成手术,如今复查显示其心肾功能已基本恢复。
通过“组团式+柔性援疆”医疗帮扶,库车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库车市人民医院CMI(病例组合指数)值提升27%,患者外转率下降35%,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综合水平评价中跻身新疆百家同级医院前五,展现出扎实的“硬实力”。
(三)
15年,天山为证,“文化润心”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文化融合,在日常娱乐中悄然发生。
一副纸牌,牌面印有汉字的拼音、楷篆二体,并从起源、文化、结构三方面解析字义——这是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牌。
自2022年推广以来,阿克苏地区已举办赛事超千场,发放纸牌2万多副,覆盖90多个乡镇,参与群众达80万人次。
今年,该活动更推广至南疆四地州,参赛者突破百万。语言通了,心也更近了。
这个夏天,慈溪青瓷瓯乐赴库车市、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和田市开展巡演,吸引观众超过2万人次。
更多文化融合,出现在校园里。
慈孝书院将慈孝文化融入校园每个角落,慈孝阁更成为辐射全市的共享文化阵地,已举办研学活动120余场;
阳明小学持续开展“阳明文化丝路行”等特色活动,将心学思想融入日常教育;
应麟幼儿园则以《三字经》为启蒙载体,在孩童心中播下知礼、诚信、孝亲的种子……
十五载倾情援疆,宁波与库车早已命运与共。
这段跨越4600公里的山海之约,如大漠胡杨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天山月色,甬江潮涌,新时代的“山海经”仍在续写更动人的篇章——是奔赴,更是长情。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冯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