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小院旁的竹筏上乐享假日。(受访者供图)
昨天,余姚四明山镇北溪村的“溪上小院”门口聚集了不少游客。院外整齐停放着各式山地自行车,为古朴的院落增添了几分活力;一旁的溪流中,竹筏依次排开,不少游客从小院购买饮品后,乘着竹筏在溪上拍照打卡,惬意十足。
“没想到在深山里的溪流上还能体验竹筏漂流,真是让人惊喜。”来自上海的游客吴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凭借这一独特的溪上休闲消费场景,连日来小院人气持续攀升,日均接待游客500余人次,仅饮品日均销售额就逾万元。
“溪上小院”主理人毛柯翔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他既要负责小院轻食咖啡的日常运营,也要统筹溪上竹筏的调度管理,将水上项目与岸边业态紧密衔接。
“能让更多人了解北溪村,再忙也值得!”毛柯翔说,“溪上小院”于今年7月开始运营,团队以长租方式盘活一处闲置农房,结合北溪村特色,收集本地老物件,研发特色饮品与轻食,打造出集文化展示与餐饮消费于一体的休闲空间。
最初,毛柯翔只计划打造一个乡村咖啡馆,但在考察过程中,四明山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他。“春天的樱花、夏日的竹林、秋季的银杏、冬日的白雪,四明山四季皆景。”他不由萌生新的念头,“何不进一步加深小院与当地景色的联动,让游客更好地融入自然?”
基于这一思路,毛柯翔陆续推出溪上竹筏、溪畔咖啡等业态,让游客既能乘筏拍照,也可在岸边小憩;随后又策划了“竹筏音乐会”,邀请吉他手、民乐队和村民戏曲团轮番登筏表演,结合艺术灯光秀,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溪上视听体验。这些活动还依托多个短视频平台进行线上传播,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250万次。
一条清溪的“出圈”,显著提升了全域景点的引流能力。今年暑期,四明山镇的酒店、民宿与农家乐迎来客流高峰,平均入住率超过70%;眼下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当地民宿、酒店更是一房难求。
以水为媒,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毛柯翔在北溪村的创业实践,正契合四明山镇的整体发展路径。
近年来,四明山镇累计投入2000万元,对境内30余公里溪道实施生态修复,通过小流域治理与生态护岸建设,以往杂乱的河道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治理后的梨洲大溪两岸,红枫谷、游步道、灯光喷泉依次展开,形成一条“白天赏景、夜晚观灯”的生态休闲带。
生态改善带动产业振兴。如今,四明山镇依托优质水资源与古村落风貌,通过盘活闲置房屋、深化农旅融合,将竹筏漂流、溪畔夜市、非遗展演等业态串珠成链。昔日偏远的山乡,已成为当下热门的打卡地,带动村民增收共富。
“我们将继续用好用活本地特色资源,让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不断转化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活力’,全力擦亮‘醉美四明山’金字招牌。”四明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顾佳诚 通讯员方田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