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浙江,人们往往会想到“共富”“协调”“均衡”。
这五年,浙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把这些标签擦得更亮了。
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正式获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明确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强调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浙江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取得阶段性进展。
截至2024年,浙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24年、40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21年的1.96缩小至1.83,设区市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至1.54,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元……

持续缩小“三大差距”
“十四五”期间,浙江紧紧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主攻方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这五年,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投用,使得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更坚实的物理基础。
今年9月初,杭温高铁迎来开通运营一周年。一年来,杭温高铁客流量呈稳步增长态势,累计安全运送旅客逾1600万人次,日均运送旅客逾4.4万人次,成为浙江省内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
而有着“浙南天路”之称的景文高速,是景宁县和文成县的重要连接线。随着其2023年初通车,景宁到文成的车程由原来的2.5小时缩短为40分钟。如今,景宁高山蔬菜通过景文高速源源不断运往温州,更多温州游客也来到景宁游山玩水,增加了景宁的旅游收入。
“我们强化省域一体发展,建成杭州西站、杭温高铁、杭衢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介绍。
除此之外,还有在建的温玉铁路、甬舟铁路,以及刚刚开工的温福高铁等项目,均有利于放大浙江山区海岛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五年,浙江通过持续完善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发展相对靠后的山区海岛县快速追赶,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元。
2023年,浙江GDP突破8万亿元大关。同年,浙江长期“吊车尾”的云和、景宁、庆元,GDP首次突破百亿元。至此,浙江90个县(市、区)GDP全部破百亿元。
这一重要跨越,源自浙江的久久为功。20多年来,浙江启动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举措助力山区县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浙江为山区县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做强做优“一县一业”,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3县GDP实现破百亿,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的底部保住了,也意味着这3个县拥有了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所副研究员王艺博士认为。
如今,山区海岛县追赶的步伐愈发坚定。今年上半年,山区海岛县工业经济呈现“向新向好”态势,15个区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温州洞头区、景宁畲族自治县、仙居县等表现尤为突出。像一度排名靠后的景宁,通过精密制造和畲医药大健康产业双轮驱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 14.4%,并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个。
这五年,瞄准城乡居民的“钱袋子”,浙江通过“扩中”“提低”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千方百计促进百姓增收,尤其是农村居民增收。在浙江的乡村,这几年已经建成单条产值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特别是“土特产”吸纳从业人员470万,有力促进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今年年初,浙江发布《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聚焦山区海岛县、农村农民两大发力重点,体现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宏大的格局。
扎实做好“三篇文章”
在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的探索实践中,浙江不断总结经验,也不断开拓新思路。做好“强城”“兴村”“富民”三篇文章,成为浙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最新的明确的方向和方法。
县城,一头连着大城市,一头连着小乡村,是融合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枢纽和关键支撑。
这五年,浙江高度重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自2023年起就把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深化“千万工程”列入省“十项重大工程”一体推进。当下,浙江正千方百计持续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仅2025年,浙江就安排500个左右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00亿元以上,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服务集成。
位于浙西南的江山市,是浙江首个主动申请调出的山区海岛县。“主动调出,是抢先机。”江山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借助调出县政策机遇,可以想方设法把江山想干的事情,纳入省里甚至国家规划。近年来,江山以整治低效工业用地为切入口,加速“腾笼”,已腾出1.8万亩工业用地,为江山今后十年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障。由于自身具备较好的造血能力,当地老百姓收入、县城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均在提升。
浙江深知,缩小“三大差距”,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五年,持续推动资源向乡村倾斜。就在今年,浙江针对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出台“顶层设计”,启动226个重点村片区组团建设,辐射带动1447个周边村发展,从而实现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
最近,浙江还印发了《全省“相对薄弱乡镇”“相对薄弱村”帮扶带动工作方案》,为全省76个“相对薄弱乡镇”和575个“相对薄弱村”制定了详尽的帮扶计划。如针对“相对薄弱村”,实施“一村一策”精准帮扶。
融合是把城市和乡村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谋划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这五年,融合城乡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探索和实践。在苍南,一条“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从县城灵溪镇出发,串联钱库、金乡、马站等3个省级中心镇,辐射周边8个乡镇,带动5个特色片区协同发展,覆盖县域约36%的面积,惠及约72%的县域人口。苍南县在这条轴上系统谋划了74个重点项目,正全力推动县城能级提升与镇村特色发展双向赋能。
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是浙江的重大使命,浙江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