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多根板栗刺扎进眼睛 七旬老人左眼险失明
2025-10-13 07:3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王医生复查老人眼睛。

躺在宁波市眼科医院的病床上,77岁的张大爷满脸懊悔:教训太深刻,早知道就不去打板栗了。眼下正值板栗成熟季节。记者从宁波市眼科医院获悉,近期接连收治了10余位因采摘板栗时不慎被板栗刺扎伤眼睛的患者,张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家住宁海乡下的张大爷带着竹竿,上山采摘野生板栗。就在他仰头敲打高处枝条时,一根挂满果实的树枝突然掉下,砸中他的左眼及额头。“当时眼睛一阵剧痛,看东西也模糊了。”张大爷回忆。他赶紧洗了手揉眼,但疼痛并未缓解。

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张大爷眼内板栗刺数量过多,情况严重,要他紧急转诊至宁波市眼科医院。当晚11点,他在女儿陪同下来到宁波。值班医生忻丹丽主刀,为他紧急施行“角膜深层次异物取出术”。手术团队在显微镜下耗时一个半小时,取出了20多根板栗刺。

“患者的角膜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刺,有的甚至已刺入巩膜。”忻丹丽介绍,板栗刺呈锥形,细而小,取出时必须借助显微镜逐一完整拔出,避免断裂,否则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术后第二天复查时,眼外伤专科副主任医师王旭辉发现,张大爷的角膜上已形成多处云翳(眼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组织)。

“板栗刺对角膜的损伤几乎是不可逆的。”王旭辉表示,即使刺体被取出,角膜上仍会留下永久性瘢痕,就像透明窗户蒙上白斑,直接影响视力。更危险的是,板栗刺表面携带有大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极易引发感染。“我们临床上曾接诊过因延误治疗导致角膜溃疡、白内障,甚至发展为眼内炎,最终不得不摘除眼球的病例。”王旭辉指出,张大爷目前需每日滴用抗感染及抗炎眼药水,后续还需长期随访,以防并发症发生。

据悉,该院近期接连收治了多位板栗刺伤患者,其中眼内刺入4根到5根的较为常见,张大爷的20多根属重度损伤。王旭辉提醒,采摘板栗务必佩戴护目镜或头盔;一旦板栗刺入眼,切勿揉眼或自行挤压,以免刺体断裂加深损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水蓝微 王东杰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多根板栗刺扎进眼睛 七旬老人左眼险失明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0-13 07:30:00

王医生复查老人眼睛。

躺在宁波市眼科医院的病床上,77岁的张大爷满脸懊悔:教训太深刻,早知道就不去打板栗了。眼下正值板栗成熟季节。记者从宁波市眼科医院获悉,近期接连收治了10余位因采摘板栗时不慎被板栗刺扎伤眼睛的患者,张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家住宁海乡下的张大爷带着竹竿,上山采摘野生板栗。就在他仰头敲打高处枝条时,一根挂满果实的树枝突然掉下,砸中他的左眼及额头。“当时眼睛一阵剧痛,看东西也模糊了。”张大爷回忆。他赶紧洗了手揉眼,但疼痛并未缓解。

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张大爷眼内板栗刺数量过多,情况严重,要他紧急转诊至宁波市眼科医院。当晚11点,他在女儿陪同下来到宁波。值班医生忻丹丽主刀,为他紧急施行“角膜深层次异物取出术”。手术团队在显微镜下耗时一个半小时,取出了20多根板栗刺。

“患者的角膜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刺,有的甚至已刺入巩膜。”忻丹丽介绍,板栗刺呈锥形,细而小,取出时必须借助显微镜逐一完整拔出,避免断裂,否则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术后第二天复查时,眼外伤专科副主任医师王旭辉发现,张大爷的角膜上已形成多处云翳(眼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组织)。

“板栗刺对角膜的损伤几乎是不可逆的。”王旭辉表示,即使刺体被取出,角膜上仍会留下永久性瘢痕,就像透明窗户蒙上白斑,直接影响视力。更危险的是,板栗刺表面携带有大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极易引发感染。“我们临床上曾接诊过因延误治疗导致角膜溃疡、白内障,甚至发展为眼内炎,最终不得不摘除眼球的病例。”王旭辉指出,张大爷目前需每日滴用抗感染及抗炎眼药水,后续还需长期随访,以防并发症发生。

据悉,该院近期接连收治了多位板栗刺伤患者,其中眼内刺入4根到5根的较为常见,张大爷的20多根属重度损伤。王旭辉提醒,采摘板栗务必佩戴护目镜或头盔;一旦板栗刺入眼,切勿揉眼或自行挤压,以免刺体断裂加深损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水蓝微 王东杰 文/摄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