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书香宁波”的N种打开方式
2025-10-21 11:5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第十届浙江书展 2025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 2025宁波国际旅游展

甬派客户端记者 石承承

第十届浙江书展开展在即,掠过甬城街头的风,都散发着墨香。

这份香气,源自天一阁承载的千年文脉,源自宁波出版社佳作凝结的当代思考,源自一众甬籍作家的笔墨耕耘……

阅读从来不是单一的姿态,它可以是对典籍的溯源,可以是对学术的深耕,可以是对日常的记录,可以是对生活的共鸣……

不拘一格,让“书香宁波”有了更鲜活、更深厚的生命力。

四明文库 资料图片由宁波出版社提供

“大”与“小”的共鸣

10月25日,《宁波古籍中的传世之作》首发式与“四明文库”大讲堂将同步启动。

《四明文库》是一部“大”书,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出版宁波历史文献342种250册,同时推出“点校本”“研究丛刊”及数字化平台,预计在2030年前完成全部古代文献编排出版。

它是宁波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编纂最系统的乡邦文献总集,将散落在历史中的文献,藏在故纸堆里的智慧,经由整理与解读,重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让千年智慧照进当下生活。

活动现场,宋史专家、“阿拉宁波人”虞云国将带着读者翻开这部文化“大”书,从先贤哲思到市井记忆,从历史变迁到文化传承,回望宁波文化的“根”与“魂”。

10月26日,“文字照亮日常:来自生活现场的写作与阅读力量”活动现场,走上台的都是“小”人物:集卡车司机陈浩,把狭窄的驾驶室变成移动书房;从菜场走出的女作家陈慧,以质朴的文字捕捉市井烟火气里的温暖与坚韧;走下工厂流水线的公益“领读人”陈利娟,用声音为更多人点亮阅读之光。

阅读和写作,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一定能丰富一个人的内心。公路上的星光、菜市场的烟火,打破阅读与生活的隔阂,照亮、温暖普通人的生活。

从《四明文库》的“大”到“文字照亮日常”的“小”,是“书香宁波”的一体两面:没有“大”文脉的传承,城市书香便少了根基;没有“小”日常的滋养,城市书香便少了烟火。

《四明文库》亮相大阪世博会。记者潘雯婕 摄(资料图片)

千年文脉“活”起来

千年文脉,同样可以“不正经”。天一阁博物院此次将以更多元的形式深度参与书展,让千年藏书文化“活”起来。

灵动的沙画表演,让读者在光影流转间感受《夜航船》的文人趣谈,《金莲记》的历史典故,《武备志》的军事智慧……原本静止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观众无需艰深地啃读,便能“读”懂古籍,感受藏书文化的诗意与浪漫。

读者还可以亲自“上手”古籍修复,在专业修复师的指导下,触摸泛黄的残页,小心翼翼地抚平褶皱,用特制纸张修补岁月留下的裂痕。这不仅是一次手艺的学习,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或许只有触碰跨越百年的纸张,才能真切感受书籍承载的厚重,理解“保护文脉”并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参与的行动。

同步推出的文创产品,更是让书香“走进日常”。

设计师将天一阁的飞檐、雕花、古籍纹样,融入笔记本、书签、帆布袋等日常物件,让文化不再局限于书房与展馆,而是伴随读者的衣食住行。当带着天一阁元素的笔记本被用来记录生活,当印有古籍纹样的书签夹在书页间,“书香宁波” 便真正成了生活方式。

陈伟军创作的儿童小说《神鸟的岛屿》

甬籍作家的“告白”

书展的温度,离不开本土创作者的深情。此次书展,童鸿杰、陈伟军、虞云国、胡冬平、周东旭等一众甬籍作家齐聚,他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用笔墨书写宁波的过去与现在,为“书香宁波”烙上鲜明的地域印记。

陈伟军带来的儿童小说《神鸟的岛屿》,以宁波象山县韭山列岛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取材象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负责人丁鹏十余年的海岛护鸟经历。书中“神话之鸟”的自由飞翔与护鸟人的坚守付出相互交织,展现了宁波沿海的生态之美,传递了家乡人守护自然的责任与担当。

小山(胡冬平)与张海华则带来了对宁波自然生态的细腻告白——从东钱湖的芦苇到四明山的杜鹃,从城市公园的草木到乡村田间的作物,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凝望。

这些甬籍作家的作品,如同一条条纽带,将读者与家乡的历史、自然、人文紧密相连。当读者在书中读到熟悉的地名、亲切的故事,便能清晰感知家乡的温度。

当古籍的墨香与日常的烟火交融,当学术的深度与生活的温度碰撞,当本土的情怀与多元的形式相遇,“书香宁波”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浸润在城市每一个角落、融入市民每一种生活的真实模样。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书香宁波”的N种打开方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21 11:51: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石承承

第十届浙江书展开展在即,掠过甬城街头的风,都散发着墨香。

这份香气,源自天一阁承载的千年文脉,源自宁波出版社佳作凝结的当代思考,源自一众甬籍作家的笔墨耕耘……

阅读从来不是单一的姿态,它可以是对典籍的溯源,可以是对学术的深耕,可以是对日常的记录,可以是对生活的共鸣……

不拘一格,让“书香宁波”有了更鲜活、更深厚的生命力。

四明文库 资料图片由宁波出版社提供

“大”与“小”的共鸣

10月25日,《宁波古籍中的传世之作》首发式与“四明文库”大讲堂将同步启动。

《四明文库》是一部“大”书,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出版宁波历史文献342种250册,同时推出“点校本”“研究丛刊”及数字化平台,预计在2030年前完成全部古代文献编排出版。

它是宁波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编纂最系统的乡邦文献总集,将散落在历史中的文献,藏在故纸堆里的智慧,经由整理与解读,重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让千年智慧照进当下生活。

活动现场,宋史专家、“阿拉宁波人”虞云国将带着读者翻开这部文化“大”书,从先贤哲思到市井记忆,从历史变迁到文化传承,回望宁波文化的“根”与“魂”。

10月26日,“文字照亮日常:来自生活现场的写作与阅读力量”活动现场,走上台的都是“小”人物:集卡车司机陈浩,把狭窄的驾驶室变成移动书房;从菜场走出的女作家陈慧,以质朴的文字捕捉市井烟火气里的温暖与坚韧;走下工厂流水线的公益“领读人”陈利娟,用声音为更多人点亮阅读之光。

阅读和写作,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一定能丰富一个人的内心。公路上的星光、菜市场的烟火,打破阅读与生活的隔阂,照亮、温暖普通人的生活。

从《四明文库》的“大”到“文字照亮日常”的“小”,是“书香宁波”的一体两面:没有“大”文脉的传承,城市书香便少了根基;没有“小”日常的滋养,城市书香便少了烟火。

《四明文库》亮相大阪世博会。记者潘雯婕 摄(资料图片)

千年文脉“活”起来

千年文脉,同样可以“不正经”。天一阁博物院此次将以更多元的形式深度参与书展,让千年藏书文化“活”起来。

灵动的沙画表演,让读者在光影流转间感受《夜航船》的文人趣谈,《金莲记》的历史典故,《武备志》的军事智慧……原本静止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观众无需艰深地啃读,便能“读”懂古籍,感受藏书文化的诗意与浪漫。

读者还可以亲自“上手”古籍修复,在专业修复师的指导下,触摸泛黄的残页,小心翼翼地抚平褶皱,用特制纸张修补岁月留下的裂痕。这不仅是一次手艺的学习,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或许只有触碰跨越百年的纸张,才能真切感受书籍承载的厚重,理解“保护文脉”并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参与的行动。

同步推出的文创产品,更是让书香“走进日常”。

设计师将天一阁的飞檐、雕花、古籍纹样,融入笔记本、书签、帆布袋等日常物件,让文化不再局限于书房与展馆,而是伴随读者的衣食住行。当带着天一阁元素的笔记本被用来记录生活,当印有古籍纹样的书签夹在书页间,“书香宁波” 便真正成了生活方式。

陈伟军创作的儿童小说《神鸟的岛屿》

甬籍作家的“告白”

书展的温度,离不开本土创作者的深情。此次书展,童鸿杰、陈伟军、虞云国、胡冬平、周东旭等一众甬籍作家齐聚,他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用笔墨书写宁波的过去与现在,为“书香宁波”烙上鲜明的地域印记。

陈伟军带来的儿童小说《神鸟的岛屿》,以宁波象山县韭山列岛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取材象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负责人丁鹏十余年的海岛护鸟经历。书中“神话之鸟”的自由飞翔与护鸟人的坚守付出相互交织,展现了宁波沿海的生态之美,传递了家乡人守护自然的责任与担当。

小山(胡冬平)与张海华则带来了对宁波自然生态的细腻告白——从东钱湖的芦苇到四明山的杜鹃,从城市公园的草木到乡村田间的作物,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凝望。

这些甬籍作家的作品,如同一条条纽带,将读者与家乡的历史、自然、人文紧密相连。当读者在书中读到熟悉的地名、亲切的故事,便能清晰感知家乡的温度。

当古籍的墨香与日常的烟火交融,当学术的深度与生活的温度碰撞,当本土的情怀与多元的形式相遇,“书香宁波”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浸润在城市每一个角落、融入市民每一种生活的真实模样。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