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资料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冯瑄 周科娜 通讯员 曹琳 廖鑫
到2030年,累计列入完整社区(未来社区)建设项目520个,覆盖全市约75%城镇社区;
完成秀水街、月湖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提升……
未来,宁波城市如何在存量之中谋增量,向新“生长”?
今天(10月22日),市住建局相关部门权威解读新近出炉的《宁波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内容。
《规划》明确了宁波城市更新的目标定位,为“国家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样板市、浙江省高质量城市发展的先行者、宁波城乡全域提质的主抓手”。
按照目标,至2030年,全面实施55个市级先行更新片区,加快推进60个市级一般更新片区;至2035年,115个城市更新片区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宁波更新模式,全面构建城乡融合的共同富裕格局,全面塑造高品质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形象。
作为全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的双试点之城,近期、远期目标之下,宁波城市更新“更”什么?怎么“更”?如何确保更新如期“上新”?

未来宁波城市持续“上新”。冯瑄 摄
一问
城市更新更什么?
“片区化更新模式是未来宁波城市更新的重点方向。”
《规划》给出的方案是:转变既往以单体项目、单独条线、碎片化推动的更新模式,将片区化整体更新模式作为下阶段全面推进更新行动的主要抓手。
未来十年,宁波城市更新的范围为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重点聚焦城市建成区。
《规划》明确,以居住、产业、设施、文化保护、公共空间、区域综合等六大空间类型为主要更新对象。
相较于以往侧重于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等领域的更新,将低效产业空间、老旧基础设施等纳入更新范围,使得城市更新覆盖范围更广、面向对象更多元,同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
《规划》按照保护传承地区、功能完善地区、战略支撑地区、城乡融合地区,分别对更新内容“划重点”。
诸如保护传承地区,聚焦“一核三城多点”,传承城市文脉——
整体保护泛三江口核心区及镇海、奉化、余姚历史城区,推动传统商圈业态升级,实现历史保护与功能更新的有机融合。
再如,功能完善地区,提升“百圈千园万巷”,焕新功能业态——
促进“百圈升级”建设全龄友好的完整社区,实现基础设施标准配置、全龄设施精准配套、未来场景高标准配备——
通过“千园增绿”挖潜小微公园,鼓励“公园+”复合利用等;开展“万巷更新”激发城市活力,增添烟火味。

宁波加快美丽城镇建设。冯瑄 摄
二问
城市更新怎么更?
城市更新怎么“更”?
“分类、有序‘上新’。”这位负责人表示。
《规划》综合考虑更新潜力、更新诉求和更新意愿,市级层面共划示115个更新片区,分为55个先行更新片区和60个一般更新片区。
实施中,各区(县、市)可在本规划基础上进行边界优化。
至2030年,编制完成115个片区策划方案,先行片区全面实施,一般片区加快推进;至2035年,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片区范例。
在具体推进路径上,《规划》明确了六大行动。
包括完整社区(未来社区)建设行动、城乡接合部转型行动、历史街区复兴行动、低效空间增效行动、公共空间提质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宁波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更新。冯瑄 摄
记者了解到,相比省内已出台同类规划的杭州,宁波因地制宜,更加关注城乡接合部、低效空间和基础设施提升。
比如,城乡结合部转型行动上,宁波分类推进城中村改造,深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强化区(县、市)毗邻区域整治提升。
对于百姓比较关注的城中村改造,宁波将“一村一策”推进——
结合城市更新片区、重大项目,加大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突出的城中村连通连片改造力度,运用综合整治、拆整结合等方式实施改造;
到2030年,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范围内47个城中村等四类村改造全覆盖。
围绕小城镇更新试点和城镇建设高质量样板(小城镇)要求,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提升小城镇品质;
到2030年,106个小城镇全部达到现代化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建设小城镇更新试点60个以上。
再如,结合宁波制造大市的特点,宁波在低效空间增效行动上,一方面,开展老旧厂区创新赋能。另一方面,促进传统商区活力焕新。
《规划》将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厂区、厂房和设施,植入新业态新功能。
以“老厂房+”模式打造无边界的创新街区,焕发创新活力,激发产业动能,赋能老城复兴。
到2030年,重点推动东昌路、望春、长丰、中河、临港等片区老旧厂区实现功能转型与活力再生,有力支撑城市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速、产城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同时推动泛天一商圈升级——
推动天一广场及周边设施业态升级、活力提升。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优化步行空间体验,营造浓厚商业文化氛围,提升居民消费吸引力。

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人民之城。资料图
三问
如何如期“上新”?
目标既定,行动明晰。十年间,宁波城市如何如期“上新”?
《规划》提出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实施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宁波将完善“市级专项规划—县级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四级规划传导体系;
探索构建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组织推进机制;
搭建政府、企业、民众“多元共治”参与机制等。
值得一提的还有,宁波将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城市更新政策法规体系——
加快《宁波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
同时加快核心配套政策制定,包括探索多元供地方式。对涉及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难以独立开发的零星地块,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条件下,按规定办理农转用和土地征收后依法办理供应手续。
“我们也正在加快谋划排定‘十五五’城市更新项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就在日前,宁波举行有关城市更新政策和项目发布活动,一批城市更新项目签约落地,事关民生和经济。
城之“新”篇,从此启幕。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