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年捐5万元养老金 这位"宁波好人"一腔热忱只做这件事
2025-10-23 07:1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温汤浸脚、巧手修剪、好戏连台……10月21日,在宁波市北仑区中心福利院,一场由“浙江孝贤”“宁波好人”王忠安牵头组织的重阳敬老活动在此开展。从细致入微的理疗服务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300余位老人在节日前夕,收获了一份从身体到心灵的温暖陪伴。

福利院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上午8点半,活动开始,志愿者们将配有温经活络中药包的泡脚盆逐一摆放整齐,反复调试水温后,小心搀扶老人入座,为他们脱去鞋袜。“舒服,真舒服!这药汤一泡,脚都不麻了。”85岁的王爷爷一边享受泡脚,一边连声赞叹。泡脚间隙,志愿者分工合作,一前一后,你揉按肩颈、我推拿脚底,掌心的温度顺着经络传递,让老人们倍感舒心。

修剪趾甲对许多高龄老人来说并非易事。泡脚之后,志愿者们俯身蹲下,耐心地为老人修剪、打磨。“疼不疼?”面对厚硬变形的指甲,他们动作格外轻柔。一位老人感慨地说:“谢谢你们,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了,走路都难受,剪了舒服多了。”

王忠安(右一)为老人洗脚。

午后,福利院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高塘鼓阁队带来的鼓阁、民乐、越剧等节目轮番登场,老人们或轻声跟唱,或合拍应和,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把村里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这番温馨场景,是王忠安敬老路上的一个缩影。作为北仑区新碶街道凤洋村村民,他曾是村里的“创业能人”,凭着实干把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可即便手头的事再忙,依然心系村里的老人们。这份孝心,源自年少时父母悉心照顾祖母的言传身教。“小时候看着父母照顾奶奶,那种耐心和细致,我一直记在心里。”

2002年,王忠安出资为村老年协会添置健身器材,自此开启了他的助老公益之路。随着年纪渐长,他将企业交由儿子打理,全身心投入敬老事业,还立下“众家孝子”的心愿:“要把村里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20多年来,他的孝心从未间断:每年资助村老年协会,累计投入活动经费超10万元;得知村里有老人因浴室湿滑意外离世,他连夜采购900张防滑垫,送给村里每一位老人;2015年,更是自掏腰包25万元购置无障碍商务车,专门用于接送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医或办事。

“要让更多人跟着做公益”

“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要让更多人跟着做公益。”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忠安在2015年牵头成立“众家孝子”志愿服务队,四处奔走整合资源,将医疗、文艺、理发等领域的爱心人士汇聚起来,把助老服务从凤洋村延伸到周边多个社区、村。

为了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王忠安将每年的5万余元养老金全部拿出来作为服务队运营经费,每次活动后还自费请志愿者吃饭。“不能让大家献了爱心还贴钱。”他总这样说。如今,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一个人发展到40余名注册志愿者,每次活动还能集结上百人参与。

孝老爱亲,在于行动。这是王忠安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准则。年近七旬的他,如今仍活跃在助老一线。谈及接下来的计划,他笑着说:“过两天,我们还打算去红梅社区开展敬老服务,让更多老人感受到温暖。”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红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年捐5万元养老金 这位"宁波好人"一腔热忱只做这件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0-23 07:15:00

温汤浸脚、巧手修剪、好戏连台……10月21日,在宁波市北仑区中心福利院,一场由“浙江孝贤”“宁波好人”王忠安牵头组织的重阳敬老活动在此开展。从细致入微的理疗服务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300余位老人在节日前夕,收获了一份从身体到心灵的温暖陪伴。

福利院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上午8点半,活动开始,志愿者们将配有温经活络中药包的泡脚盆逐一摆放整齐,反复调试水温后,小心搀扶老人入座,为他们脱去鞋袜。“舒服,真舒服!这药汤一泡,脚都不麻了。”85岁的王爷爷一边享受泡脚,一边连声赞叹。泡脚间隙,志愿者分工合作,一前一后,你揉按肩颈、我推拿脚底,掌心的温度顺着经络传递,让老人们倍感舒心。

修剪趾甲对许多高龄老人来说并非易事。泡脚之后,志愿者们俯身蹲下,耐心地为老人修剪、打磨。“疼不疼?”面对厚硬变形的指甲,他们动作格外轻柔。一位老人感慨地说:“谢谢你们,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了,走路都难受,剪了舒服多了。”

王忠安(右一)为老人洗脚。

午后,福利院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高塘鼓阁队带来的鼓阁、民乐、越剧等节目轮番登场,老人们或轻声跟唱,或合拍应和,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把村里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这番温馨场景,是王忠安敬老路上的一个缩影。作为北仑区新碶街道凤洋村村民,他曾是村里的“创业能人”,凭着实干把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可即便手头的事再忙,依然心系村里的老人们。这份孝心,源自年少时父母悉心照顾祖母的言传身教。“小时候看着父母照顾奶奶,那种耐心和细致,我一直记在心里。”

2002年,王忠安出资为村老年协会添置健身器材,自此开启了他的助老公益之路。随着年纪渐长,他将企业交由儿子打理,全身心投入敬老事业,还立下“众家孝子”的心愿:“要把村里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20多年来,他的孝心从未间断:每年资助村老年协会,累计投入活动经费超10万元;得知村里有老人因浴室湿滑意外离世,他连夜采购900张防滑垫,送给村里每一位老人;2015年,更是自掏腰包25万元购置无障碍商务车,专门用于接送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医或办事。

“要让更多人跟着做公益”

“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要让更多人跟着做公益。”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忠安在2015年牵头成立“众家孝子”志愿服务队,四处奔走整合资源,将医疗、文艺、理发等领域的爱心人士汇聚起来,把助老服务从凤洋村延伸到周边多个社区、村。

为了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王忠安将每年的5万余元养老金全部拿出来作为服务队运营经费,每次活动后还自费请志愿者吃饭。“不能让大家献了爱心还贴钱。”他总这样说。如今,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一个人发展到40余名注册志愿者,每次活动还能集结上百人参与。

孝老爱亲,在于行动。这是王忠安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准则。年近七旬的他,如今仍活跃在助老一线。谈及接下来的计划,他笑着说:“过两天,我们还打算去红梅社区开展敬老服务,让更多老人感受到温暖。”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红 文/摄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