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是发给吉利银河的,那批是赛力斯下的订单,还有几批准备供给奔驰smart、领克、奥迪等。”昨天,在宁波市鄞州声科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董事长于广对车载麦克风套装的“去向”如数家珍。
10月份出货1万套,11月预计达到1.5万套,明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20万套,在车载麦克风新赛道闯出名头,声科电子已经花了一年时间。

“小蘑菇”系列。孙佳丽 摄
专业麦克风、耳机、声卡等产品做得好好的,推出过“小蘑菇”系列等网红爆款,年产值稳定在3亿元左右,声科电子的关注点为何转向了汽车领域?
因为市场太“卷”了。
去年开始,于广就察觉到,麦克风、耳机、声卡等产品在专业市场和家用市场上,均陷入了瓶颈期: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多,产品价格越“卷”越低,利润空间和升级空间越来越小。
既然快要触碰到行业天花板,那就开辟个新赛道,比如销量维持高景气且门槛更高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将KTV“搬”到车里并不是个新玩法,但车企大多会把外观结构、功能设计、产品生产等环节层层外包,最后的娱乐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恰恰给了声科电子参与的空间。
于广很快联系上一家车企,双方一拍即合、共同研发。而对方接二连三提出的各种要求让他犯了难。

企业展厅。孙佳丽 摄
按照要求,声科电子需要迈过两个“槛”:工厂认证和产品认证。
工厂认证,即获得IATF 16949:2016等认证资质。这是国际公认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需要实现产品所有环节可追溯。
产品认证,即通过诸多知名整车厂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每一件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包括汽车电子电磁兼容、车内85℃环境下可用、大音量防啸叫等。
这些要求基本在于广的意料之中,软件打通、硬件定制、资质认证等环节很快有条不紊地推进。
此时,一个特别“刁钻”的难点出现了——车载麦克风套盒必须从里到外无气味。
众所周知,新打开的电子产品往往有种特殊的气味,主要源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工艺。
以普通麦克风为例,组成麦克风的200余种材料中有气味的就有数十种,且内部电路板固定、排线加固要用胶水黏合,网头内外的吸音棉、防喷棉大多使用聚氯乙烯,包装盒里黑色海绵内托采用EVA发泡等。
声科电子的应对方案是全部替换、“死磕”细节。比如,麦克风主体与手柄的连接采用压合结构,让卡口替代胶水实现精密连接;再如,定制无气味的新材料制作功能更优的吸音棉和防喷棉,尽管成本因此翻倍……

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短短一年时间,声科电子在车载麦克风领域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500万元。
最终,符合车企“硬核”要求的车载麦克风套装研发成功。截至目前,声科电子已经与8家知名车企达成合作协议,到今年底合作车企数量将超过10家。
“很明显,声科电子正在搭建自己的车载麦克风生态圈。”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声分会声学专家贺志坚说。
于广并不满足于此。从车载麦克风开始,他想做车载音响、头枕音响等全链条产品,为汽车这方寸之地加点“趣味”,提供便捷且高品质的娱乐体验。
专家点评
方寸车厢辟出新赛道,映射声科电子面对内卷另辟蹊径的明智之选,通过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娱乐场景的新需求,体现宁波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策略。
“标准+质量”的完美组合、全链条生态布局,展现新时代甬商深耕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定力与筹码。细节决定成败,彰显以声科电子为代表的宁波企业立足制造、拥抱“智造”的决心和勇气。
这不仅体现宁波企业勇攀价值链高峰的凌云之志,更凸显其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智慧与担当。(宁波财经学院数字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马健)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孙佳丽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