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甬水桥科创中心争当“架桥人” 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宁波样板”
2025-11-18 07:15:3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甬水桥科创中心。

  甬水桥科创中心由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投资建设,2022年底正式投入运营,是宁波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产业载体,先后获评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高能级平台。

  围绕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造数字神经网络

  在甬水桥科创中心,依托“两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两中心”(浙江省智能工厂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正以“神经网络”的形态重构生产逻辑。

  这里聚集着全国顶尖的工业软件团队——国跃科技研发的应急救护一体机服务覆盖全国32个省份,为AED的实时在位和可用提供数字化监控;未来佰泽开发的AI排程系统,让传统工业生产企业的需求预测准确率最高提升50%;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迭代推出“领航者2号NAVIAI”,单臂可负载5千克末端控制精度0.1毫米,具备类人灵活运动能力,可满足工业场景应用需求;华巡智能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合作,融合机器人技术与数码科技实现海外输出……

  这些场景印证着中心“工业互联网+未来制造”的创新路径——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台、智能终端三位一体的数字底座,让传统工业生产的“机械手臂”进化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慧体”。

  当前,甬水桥科创中心已吸引140家企业入驻,汇聚创业创新青年人才超2200名,数字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推动宁波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星耀甬水桥,共建产业聚集高地

  “我们引进的企业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在孵化过程中,我们更像是个‘架桥人’,为企业对接资金、资源,解决疑难困惑。”中心负责人钟晓玲表示,通过构建基金生态圈与政府赋能,中心已成功孵化46家初创企业并成长为规模公司,行业标杆企业不断涌现。

  在诸多石油化工产业园区,宁波欧熠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熠乐”)的“AI+OGI”(人工智能+光学气体成像)创新成果已进入“实战演练”。

  “以前检测气体泄漏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现在我们能‘看到’气体,就像给工厂装上了‘眼睛'。”欧熠乐CEO傅博表示,公司通过AI算法与OGI技术的结合,可实现室外环境下气体泄漏的可视化定量溯源监测。

  据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甲烷泄漏AI+OGI量化检测系统,已实现“两秒图像反映+实时报警”的行业“极限速度”。该技术正作为我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申报项目。

  而另一家明星企业——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则代表了宁波探索具身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前沿科技力量。日前,继领航者2号NAVIAI之后,该企业发布了最新成果——人形机器人NAVIAI-I3。这位身高达1.80米、重达80公斤的“机械战警”,拥有更加强大的下肢性能,具备弯腰下蹲等能力,可实现大步伐行走、奔跑,最快奔跑速度9公里/小时。未来可应用于安防、巡检、保镖、保安等领域,将尽快实现量产。

  展望未来,甬水桥科创中心将继续深化“两院两中心”协同创新机制,拓展数字经济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为宁波建设“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甬水桥智慧”。

  宁波晚报记者施文 通讯员宣科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甬水桥科创中心争当“架桥人” 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宁波样板”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1-18 07:15:33

甬水桥科创中心。

  甬水桥科创中心由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投资建设,2022年底正式投入运营,是宁波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产业载体,先后获评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高能级平台。

  围绕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造数字神经网络

  在甬水桥科创中心,依托“两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两中心”(浙江省智能工厂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正以“神经网络”的形态重构生产逻辑。

  这里聚集着全国顶尖的工业软件团队——国跃科技研发的应急救护一体机服务覆盖全国32个省份,为AED的实时在位和可用提供数字化监控;未来佰泽开发的AI排程系统,让传统工业生产企业的需求预测准确率最高提升50%;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迭代推出“领航者2号NAVIAI”,单臂可负载5千克末端控制精度0.1毫米,具备类人灵活运动能力,可满足工业场景应用需求;华巡智能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合作,融合机器人技术与数码科技实现海外输出……

  这些场景印证着中心“工业互联网+未来制造”的创新路径——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台、智能终端三位一体的数字底座,让传统工业生产的“机械手臂”进化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慧体”。

  当前,甬水桥科创中心已吸引140家企业入驻,汇聚创业创新青年人才超2200名,数字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推动宁波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星耀甬水桥,共建产业聚集高地

  “我们引进的企业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在孵化过程中,我们更像是个‘架桥人’,为企业对接资金、资源,解决疑难困惑。”中心负责人钟晓玲表示,通过构建基金生态圈与政府赋能,中心已成功孵化46家初创企业并成长为规模公司,行业标杆企业不断涌现。

  在诸多石油化工产业园区,宁波欧熠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熠乐”)的“AI+OGI”(人工智能+光学气体成像)创新成果已进入“实战演练”。

  “以前检测气体泄漏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现在我们能‘看到’气体,就像给工厂装上了‘眼睛'。”欧熠乐CEO傅博表示,公司通过AI算法与OGI技术的结合,可实现室外环境下气体泄漏的可视化定量溯源监测。

  据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甲烷泄漏AI+OGI量化检测系统,已实现“两秒图像反映+实时报警”的行业“极限速度”。该技术正作为我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申报项目。

  而另一家明星企业——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则代表了宁波探索具身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前沿科技力量。日前,继领航者2号NAVIAI之后,该企业发布了最新成果——人形机器人NAVIAI-I3。这位身高达1.80米、重达80公斤的“机械战警”,拥有更加强大的下肢性能,具备弯腰下蹲等能力,可实现大步伐行走、奔跑,最快奔跑速度9公里/小时。未来可应用于安防、巡检、保镖、保安等领域,将尽快实现量产。

  展望未来,甬水桥科创中心将继续深化“两院两中心”协同创新机制,拓展数字经济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为宁波建设“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甬水桥智慧”。

  宁波晚报记者施文 通讯员宣科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