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专家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宁波市“36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负责运营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自今年7月入选首批省级重点平台以来,全力打造以“精准化、数字化、协同化”为特征的2.0版本,质量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型,从“单一服务”向“生态赋能”升级,成为推动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前,宁波斯达弗液压传动有限公司(简称“斯达弗”)遇到关键工艺上的难题。“我们液压马达的曲线导轨,过去热处理后硬化层不均匀,产品良品率只有75%,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企业技术负责人张红娟回忆道。
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斯达弗向平台发出求助。平台迅速响应,联合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深入企业车间,创新提出“多轴联动数控仿形淬火工艺”,开发出国内首套专用淬火设备。通过AI动态规划淬火路径、实时监测反馈温度实现了精准热处理,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作为全省首批重点平台之一,该平台以“整体市监”理念为核心,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核心资源,构建起“精准服务+数字治理”的双轮驱动模式。平台通过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建立动态更新的企业库、机构库和专家库,实现资源精准匹配。同时,打造“一网通办”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平台特别注重发挥链主企业的“头雁效应”,海伯集团、海天驱动等重点企业成为首批服务对象。通过“技术溢出、标准扩散、市场牵引”三大机制,推动成功经验向配套企业辐射,形成“以链主带链群”的协同发展格局。目前,斯达弗的成功经验已向6家同类企业推广,预计可带动行业整体淬火质量提升20%。
平台运营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解决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更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平台将继续深化‘产学研检用’协同机制,为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更多力量。”
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提供各类质量技术服务超500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制定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5项,企业服务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宁波样本”。
宁波晚报记者毛雷君 通讯员郑智剑 陈艳雯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