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平均每7位孕妈妈中,就有1位受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困扰。随着生育年龄推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数字仍在上升。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俞惠君指出,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影响孕期安全,更与子代长期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防治糖尿病,应从妊娠期抓起。
妊娠期糖尿病不容小觑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俞惠君介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围产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很多孕妇认为血糖高一点没关系,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妊娠期糖尿病是母婴健康的“隐形杀手”。对孕妇而言,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过多等风险,同时也容易导致胎儿发育为“巨大儿”,进而引发难产、剖宫产率上升及产后出血。对子代来说,母亲孕期的血糖状态,直接塑造了孩子未来健康的“代谢起跑线”。多项研究证实,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子女未来发生肥胖、糖耐量异常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显著提高。
九成患者可实现血糖平稳
不过,即使确诊过了妊娠期糖尿病,也不必过度焦虑。俞惠君强调,通过规范的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指导和血糖监测,约9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够实现血糖稳定。
吴女士在孕24周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用杂粮代替部分白米饭,坚持“三餐三点”的进食方式,每天餐后散步20分钟到30分钟,并认真记录饮食日记及血糖变化。最终她体重增长合理,血糖控制平稳,顺利自然分娩下重3.3公斤的健康宝宝,产后42天监测血糖也恢复正常。
然而,也有令人惋惜的案例。另一位李女士初诊时血糖仅轻度升高,但她未重视营养师建议,未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孕晚期时血糖显著上升,最终因胎儿巨大接受了剖宫产。宝宝出生后也因为低血糖,被送进了新生儿科监护。
高危人群更应提早干预
俞惠君提醒,妊娠期糖尿病防大于治,尤其是以下这些高危群体,更需格外警惕:孕前超重或肥胖、年龄≥35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者。
她建议孕妇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做到聪明吃、勤动腿——
饮食上,主食要粗。用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替代1/3的精制米面;蔬菜要足,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尤其推荐深绿色叶菜;水果要控,每日约200克,优选低GI水果如柚子、苹果等,在两餐间食用;坚持少量多餐:全天食物分为6份,即“三餐三点”,有助平稳血糖。
运动上,如无医学禁忌,建议每日餐后休息30分钟,再进行20分钟到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孕妇操、孕妇瑜伽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怀孕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而科学的血糖管理,不仅关乎孕期的顺利与安全,更是母亲送给孩子的第一份“健康厚礼”。俞惠君呼吁所有准妈妈要重视产检,主动进行饮食与运动管理,如有疑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宁波晚报记者程鑫 通讯员马蝶翼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