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五战全运会 宁波老将李玲享受赛场
2025-11-18 22:2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李玲登场。新华社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龚旭琪

“撑竿跳高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很幸运它能选择我。”结束第五次全运之旅后,李玲如是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18日在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继续进行,在女子撑竿跳高项目中,宁波老将李玲跃出4.15米,以第四名的成绩完赛。赛后面对记者,李玲有些释然,“能在经历这么多伤病后,重新站在这里和赛场说再见,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遗憾了。”

坎坷回归路

比赛中,天空飘下细细的雨丝。李玲并没有受到天气影响,她第一次试跳4米就取得成功。4.15米成为比赛的“分水岭”,经过对这个高度的尝试,场上只留下包括李玲在内的6名选手,10名选手被淘汰。

李玲在比赛中。龚旭琪/摄

随后,李玲3次尝试4.30米都未能成功,她的成绩最终停留在4.15米。因为经过2次试跳才完成4.15米,所以李玲排在安徽选手张子璇身后,位居第四。江西选手危菱侠、四川选手杜睿分获冠、亚军。

去年巴黎奥运会前夕,李玲因伤告别奥运赛场,无缘个人第五届奥运会。当时,李玲说,她还想试一试,有信心回到赛场。受伤期间,宁波市体育局为李玲提供了医疗和体能的保障。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李玲终于在全运会中回归。

李玲说,她很喜欢《喜人奇妙夜2》里的一句话,“宏图未竟,夙愿已了”。“现在我特别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虽然要和赛场离别,但我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也展现了想展现的状态,这样就够了。”

李玲在比赛中。龚旭琪/摄

对李玲而言,回归之路颇具坎坷。恢复过程中,李玲急于恢复强度,曾遭遇旧伤反复。“当时腘绳肌又断了一次,但那次没有缝针,它自己长上了。”

距离比赛还剩3个月时,由于左腿力量下降,起跳时膝盖反应剧烈,李玲又遇到膝盖积液的困扰。“跳了这么多年,膝盖从没肿过,结果这时候肿了。”李玲说,当时抽了60毫升积液,还打了5毫升玻璃酸钠。“今天腿的整体状态还可以,能让我完成动作、跑完比赛,已经很给力了。”

“来全运会之前,我只完整跳过一次全程技术动作。”李玲形容,她忍不住“啊啊啊”地喊出来,感觉自己经历这么多伤病和困难后,终于又能站上赛场。她笑着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又回来了。”

李玲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从追冠到享受

李玲出生于1989年,是参加本届全运会撑竿跳高项目的唯一一名“80后”选手。12岁时,李玲开始练习撑竿跳高,并于2003年底在宁波市体工大队进行注册。李玲4次征战亚运会获得3金1银,并保持着亚洲女子撑竿跳高4米72的纪录。

从首次参加全运会到如今谢幕,五届全运见证了李玲的成长。

第一次踏上全运会赛场,李玲满脑子想的是拿第一。她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沈阳全运会,当时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就是想证明自己”。

李玲和教练进行交流。龚旭琪/摄

还有2021年陕西全运会,李玲以4.7米的成绩夺冠。李玲说,她在经历东京奥运会的失利后,心里憋着一股劲,想从困境里走出来。“刷新赛会纪录后,觉得是克服了自己。”

这次全运会,李玲的心态已然不同。“其实我完全可以不来的,已经拿过两次全运会冠军,还保持着赛会纪录,没人会说什么。但我就是想来,因为这是我想做的事。”李玲说,她特意挑战了近一年没用的杆子,还尝试了正常状态下的握杆高度。

李玲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结果怎么样不重要,在这个过程里,我享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够了。”她补充道。

如今的李玲,在运动员这个身份外,还是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全运会结束后,她就要马不停蹄赶回学校。“下周就要回去上课了,又得早起开课。”李玲笑着说,未来可以尝试多教学生撑竿跳高。

采访临近结束,有记者问,还会不会有第六次全运会?李玲并没有给出否定的答案,反倒留了一份“留白”:“万一以后心火又燃烧了呢?”

但她随即话锋一转,“先把眼前的事做好,才能更放心地往后走。”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五战全运会 宁波老将李玲享受赛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1-18 22:23:00

李玲登场。新华社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龚旭琪

“撑竿跳高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很幸运它能选择我。”结束第五次全运之旅后,李玲如是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18日在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继续进行,在女子撑竿跳高项目中,宁波老将李玲跃出4.15米,以第四名的成绩完赛。赛后面对记者,李玲有些释然,“能在经历这么多伤病后,重新站在这里和赛场说再见,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遗憾了。”

坎坷回归路

比赛中,天空飘下细细的雨丝。李玲并没有受到天气影响,她第一次试跳4米就取得成功。4.15米成为比赛的“分水岭”,经过对这个高度的尝试,场上只留下包括李玲在内的6名选手,10名选手被淘汰。

李玲在比赛中。龚旭琪/摄

随后,李玲3次尝试4.30米都未能成功,她的成绩最终停留在4.15米。因为经过2次试跳才完成4.15米,所以李玲排在安徽选手张子璇身后,位居第四。江西选手危菱侠、四川选手杜睿分获冠、亚军。

去年巴黎奥运会前夕,李玲因伤告别奥运赛场,无缘个人第五届奥运会。当时,李玲说,她还想试一试,有信心回到赛场。受伤期间,宁波市体育局为李玲提供了医疗和体能的保障。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李玲终于在全运会中回归。

李玲说,她很喜欢《喜人奇妙夜2》里的一句话,“宏图未竟,夙愿已了”。“现在我特别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虽然要和赛场离别,但我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也展现了想展现的状态,这样就够了。”

李玲在比赛中。龚旭琪/摄

对李玲而言,回归之路颇具坎坷。恢复过程中,李玲急于恢复强度,曾遭遇旧伤反复。“当时腘绳肌又断了一次,但那次没有缝针,它自己长上了。”

距离比赛还剩3个月时,由于左腿力量下降,起跳时膝盖反应剧烈,李玲又遇到膝盖积液的困扰。“跳了这么多年,膝盖从没肿过,结果这时候肿了。”李玲说,当时抽了60毫升积液,还打了5毫升玻璃酸钠。“今天腿的整体状态还可以,能让我完成动作、跑完比赛,已经很给力了。”

“来全运会之前,我只完整跳过一次全程技术动作。”李玲形容,她忍不住“啊啊啊”地喊出来,感觉自己经历这么多伤病和困难后,终于又能站上赛场。她笑着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又回来了。”

李玲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从追冠到享受

李玲出生于1989年,是参加本届全运会撑竿跳高项目的唯一一名“80后”选手。12岁时,李玲开始练习撑竿跳高,并于2003年底在宁波市体工大队进行注册。李玲4次征战亚运会获得3金1银,并保持着亚洲女子撑竿跳高4米72的纪录。

从首次参加全运会到如今谢幕,五届全运见证了李玲的成长。

第一次踏上全运会赛场,李玲满脑子想的是拿第一。她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沈阳全运会,当时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就是想证明自己”。

李玲和教练进行交流。龚旭琪/摄

还有2021年陕西全运会,李玲以4.7米的成绩夺冠。李玲说,她在经历东京奥运会的失利后,心里憋着一股劲,想从困境里走出来。“刷新赛会纪录后,觉得是克服了自己。”

这次全运会,李玲的心态已然不同。“其实我完全可以不来的,已经拿过两次全运会冠军,还保持着赛会纪录,没人会说什么。但我就是想来,因为这是我想做的事。”李玲说,她特意挑战了近一年没用的杆子,还尝试了正常状态下的握杆高度。

李玲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结果怎么样不重要,在这个过程里,我享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够了。”她补充道。

如今的李玲,在运动员这个身份外,还是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全运会结束后,她就要马不停蹄赶回学校。“下周就要回去上课了,又得早起开课。”李玲笑着说,未来可以尝试多教学生撑竿跳高。

采访临近结束,有记者问,还会不会有第六次全运会?李玲并没有给出否定的答案,反倒留了一份“留白”:“万一以后心火又燃烧了呢?”

但她随即话锋一转,“先把眼前的事做好,才能更放心地往后走。”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