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举全市之力对口援建我市极重灾区青川县乔庄镇、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他们的援建情况如何,大家眼中的他们又是啥子样?请听青川人的心声---
宁波人,我想对你说……
中国宁波网12月29日消息(冉放孙文涛史克清任小昌)自选项目合心愿,为我们灾后重建展大劲
【现场一】12月15日,记者在从黄坪乡去往茶坝乡的路上,看到原本凹凸不平、小车进不来的道路变得很平整,沿线河堤正在修整,推土机在一处山体垮塌处忙碌着,把垮塌的石头装运去修河堤,河堤的雏形出来了,变得很漂亮……
【讲述一】“河堤的两岸还要绿化,连户路、入户路、院坝都要硬化!”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指着漂亮的河堤高兴地说,这条河以前是一个臭水沟,一遇到雨季涨水,两边的群众就会遭殃。自从8月27日,宁波援建人员来后,他们经常下乡来走访,时常问我们有哪些困难急需解决,硬是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我们村里人写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有手有足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的两幅标语在全国出名。宁波人就把我们的示范新村建设作为首批自选援建项目之一,从11月1日启动河堤整治工程,整治庭院、改造自来水、硬化道路、修建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说实在的,以前村里没有自来水、道路不通,制约了农房重建进度。他们首批自选项目,就从我们的心愿出发,以点带面促进农房重建。目前,枣树坝组181户重建户全部动工,有126户搬进了新家。
【现场二】剑青路通往乔庄镇张家村的便道口叫做麻柳坝,从这个入口到张家村最远的一个组有7.5公里,要经过6处河道,却没有一座桥,记者一行车子只好在河里穿行。
【讲述二】“这座桥牵涉黄坪乡四个组、大坝乡四个组和乔庄镇两个村1000多人的过河难。村里历来有种蔬菜、种西瓜、养殖生猪的习惯。最恼火的事情是没有桥,平时全是涉水过河,冬天河水刺骨,夏天一遇到涨大水,西瓜和蔬菜只好烂在地里。多年以来,都在说修桥,苦于没有钱和项目,就是没有修起来。”乔庄镇张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武说,宁波市指挥部援建人员来实地调研后,立即把在此地修建一座漫水桥纳入了援建自选项目,大家得知后高兴得合不拢嘴,有的村民还自发组织放起了鞭炮来欢庆。他们为了落实援建项目,指挥部人员吃尽了苦头。指挥长史济权刚来时,水土不服,工作很忙,身体不适,经常犯高血压、头晕,边打点滴边工作,坚持带病工作,白天下村调研,晚上开会部署工作,对工作盯紧盯牢,一点都没有放松,我们的好多项目很快就落实了。我们与宁波人的感情也很深,他们有事情我们也不含糊。记得11月25日,那天天很冷,宁波援建人员在乔庄镇张家村调研的时候,因为路况复杂,半个车身陷在了河里,不用谁喊,周围建房老百姓马上脱了鞋子,使劲把车子推了出来,让他们激动不已。
【新闻延伸】为了解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难,宁波市首批确定了18个援建补助类项目,涉及住房、饮水、道路等领域,其中农房重建示范点项目4个、人畜饮水应急项目3个、水利堤防应急项目3个、道路交通应急项目6个、乡镇场镇应急项目2个、需补助资金538万元。
把我们的冷暖记心间,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细致
【现场一】冬日的阳光里,茶坝小学的板房教室里,学生个个穿着保暖内衣、雪地鞋,戴帽子,围着围巾,认真听老师讲课。
【讲述一】“他们做工作都做得很细,我们每一个人穿的衣服、鞋子都很合身。”茶坝乡小学副校长唐应勇对宁波援建工作人员细致入微的工作赞不绝口:“县里规定8月1日复课,可当时学校的临时校舍还没有着落。宁波援建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跑来援建,短短几天建成,让我们按时复课。为了让我们学生安全温暖过冬,11月中旬,宁波援建指挥部就给学生们购买了保暖内衣、雪地鞋、围巾、帽子和一套衣物,让孩子们欢喜得流泪。我们学校有684名学生,住校学生就有471个,教室和宿舍都是泥巴地,宁波援建人员还合计着硬化地面、并购买了6个电热水器,解决孩子们冷天的饮水、用水的问题,还要改造电路并解决电费。”
七年级学生李开霞激动不已地说,地震让家里的房屋全部垮塌,现在家里经济很紧张,没有多余的钱用为我们购买衣物。由于教室里面就是泥巴地,很冷,下雨很潮湿。学校伙食团有热水,但是不能全部满足供应,有时没有开水,只好不喝水,没有热水只好用冷水洗脚洗脸。有了电热水器,我们就有开水喝,有热水洗脸洗脚。
【现场二】进入乔庄镇张家村小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教室外面的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感谢宁波人民对张家村小学的真诚关爱”,7间过渡房教室里屋顶和四周都贴上了保丽板,教室里还有火盆,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讲述二】张家村校长张友文告诉记者这些保暖措施都是宁波人做的,临时教室的墙面原来只有薄薄的一层竹夹板,很冷,现在每个教室里面有了火盆、火钳、他们还出钱买了木炭,给孩子们发了衣服等过冬物资,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师生们在教室里面暖和多了。一次宁波援建指挥部工作人员到我们学校来调研,看到几个学生家住得远,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用冷馒头当午饭。他当即决定与这几个学生结对帮扶,回到指挥部后还把朋友从家乡带来的咸蛋、鱼片、鱿鱼丝给学生们带了过来。宁波援建指挥部对学校的各种保暖措施,解决了学生安全温暖过冬的难题。
【现场三】记者一行爬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终于爬到海拔1300余米的山顶,山上居住着柴王村枇杷山组冯国耀夫妻二人。他家的房子全部受损了,住在了过渡房里。
【讲述三】瓦砾乡柴王村枇杷山组冯国耀动情地说,我家是全乡住地最高的一家人。12月7日,我们没有想到,宁波援建人员爬到山上来看我们的安全温暖过冬的情况,带来了过冬棉衣棉被和粮食、食用油,还动员我家搬下山来。他们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拿出了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可他们吃了硬是给我们留下了饭钱。临走时,瓦砾乡援建分指挥部副指挥长王闰清即兴写了一副对联“枕乔庄,俯瓦砾,自然高人一等;修家园,整产业,全凭勤劳双手”,横批“云中人家”。
【新闻延伸】启动温暖工程,据了解,为保证对口援建乡镇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宁波市指挥部安排了290万元补充资金,确保了“三孤”人员、伤残人员、高寒山区特困户过冬物资需求。安排50万资金用于解决“一镇三乡”的学校、医院的安全过冬。宁波红十字会联合宁波海关共同向青川灾区群众捐赠价值131.4万余元的崭新运动鞋13146双。只要群众有困难,他们不分内分外
【现场一】对待病人热情周到,不分分内分外,只要病人的需要,24小时随叫随到。走进县中医院,随处可见第三批浙江赴青川援建的宁波卫生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让记者感受很深。
【讲述一】住院的乐安寺通坝村下院小组张椒琼说,我因外伤导致左侧踝部严重骨折。12月9日上午,宁波卫生援建队的骨科医生与当地的骨科医生反复商讨后确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由于她患肢肿胀,手术难度大,手术做了3个小时才结束,手术费节约了2000多元。据了解,一位叫做刘慧松的医生,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台大手术,每天都有病诊。还有一位叫做郑代丰的医生本打算10月18日结婚,为了灾区病人的需要,他婚礼推到了12月28日。
【现场二】 “你们太关心我们了!我们都不知道拿啥子感谢你们!”在茶坝乡卫生院,两位刚从医院出来的老人,一遇到宁波指挥部工作人员,连忙走上前感谢说。
【讲述二】58岁的李昌裔老人家住茶坝乡炉场村,她一直觉得胸口不舒服,想照片看看怎么回事,已经跑了两次了,以前来没有医疗设备,这次来却有了宁波市支援的B超设备。70岁的李开鲜老人补充说,这里到县城有43公里,很不方便。现在乡里来了宁波援建的医疗队员,水平高,不愁看病了。
茶坝乡卫生院院长何天裔告诉记者,宁波医疗队员技术精干,不经常下村入户巡诊,培训村医生,给学校的学生讲预防课。他们还给乡卫生院捐赠20余万元的B超机。在这之前乡卫生院的医生只有一只体温表、一支听诊器给病人看病,遇到疑难杂症或者不能断定的病只能转院。
【新闻延伸】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宁波市在第一时间内,先后派出了医疗、救护、防疫、消杀和灾后援建7支队伍入川救灾,有228名人员分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心理康复和灾后重建等支援工作。同时妥善安置了来甬治疗的104名灾区伤病员。
关系融洽像一家人,他们总怕给我们添一点麻烦
【现场】在与宁波市瓦砾、茶坝分指挥部座谈中,“他们不给大家添麻烦”成为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讲述】瓦砾乡党委书记任万兴竖起了大拇指:“和他们相处如一家人,他们不给我们添一点麻烦。8月27日,分指挥部进驻瓦砾的时候,除了有电,手机是通的外,其余设施都没有恢复。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晚饭后就是数星星、发短信。住的板房里是泥地,没有水喝。上厕所只能去附近的高梁地里,洗澡只能等到傍晚时去河里洗。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找找水源,打井,很快让大家吃上了自来水;修了两个公共厕所,配带公共浴室,供大家使用;他们三年援建后,学校、医院、产业和道路建设会提前30至50年。
【新闻延伸】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对口支援青川县的乔庄镇、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等四个乡镇28个村(社区)、40571人。即余姚市、江东区援建黄坪乡,宁海县、镇海区援建瓦砾乡,慈溪市、海曙区援建茶坝乡,鄞州区、北仑区、江北区、奉化市、象山县援建乔庄镇。
市援建指挥部人员8月26日从宁波出发,8月27日抵达青川县开展工作。11月11日,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来青川调研援建工作。援建人员克服苦、难、险、重的困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宁波市三年援建实施规划研究》;抓项目推进,按照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提出的“奋战一百天,开工一百个项目”的“双百”攻坚战要求,切实加快解决灾区受灾群众的迫切需要,东山小区防洪堤项目率先启动,在全县39所学校中首个启动黄坪小学重建项目,宁波市第一批18个补助类项目正按计划实施;抓农房重建,出台了《宁波市帮扶乔庄镇、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灾后农房重建的实施方案》,目前4乡镇已有39.31%受灾农户完成重建,98.55%受灾农户正在进行住房加固重建,确保在2009年12月底基本完成帮扶任务,惠及6445户农户。
编辑: 孙世云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