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2008年宁波体育十件大事评出
2008-12-30 12:1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12月30日消息(记者孙世云 叶商伦通讯员郑先清) 2008年,对宁波体育来说是收获的一年。由宁波市体育局发起的“2008年宁波体育十件大事评选”昨天揭晓。这十件大事分别是:

  一、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宁波站活动安全圆满举行,受到奥组委表彰。2008年5月2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宁波站活动“和谐之旅—东方港城之路”在我市举行, 118名火炬手、30名护跑手在北仑港四期码头、市区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手手传递,总传递距离12.8公里,车辆运行距离159.7公里,实际用时5小时25分钟,是我省运行距离最长、转场次数最多的城市。我市出色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奥组委的表彰,被省火炬接力传递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奖。

  二、2008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在我市成功举办,我市培养的3名运动员勇夺金牌。2008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于11月22日—29日在我市举办,这是我国在北京奥运会后承办的首项世界锦标赛,也是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首次在中国举办,同时也是宁波体育史上举办的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世界体育大赛之一,43个国家和地区的243名运动员参赛, 160多名裁判员、官员来参加和观摩比赛。在13个级别的角逐中,中国队取得了5金2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宁波体工队培养的任灿灿、秦建、李金子、董程、杨婷婷、李思源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取得了3金2银的优异成绩。

  三、体育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市县两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实施体育民生工程,全年各级投入2500余万元建成了700余条健身路径,使全市总数达4000余条,建设了各类球场300个,并在598个体育设施空白村安装了体育健身设施和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材,使全市88%以上的行政村建有1条以上体育健身路径,100%的行政村拥有身边的体育设施。

  四、我市1名运动员参赛北京奥运会、1名运动员参赛北京残奥会,6名裁判参与执法。我市体工队培养的田径运动员李玲参加了女子撑杆跳高的比赛,郎云龙参加了北京残奥会足球比赛,并任中国七人制足球队队长。王雷钧、汪玲玲等6名国际级裁判参加了沙排、篮球、帆船、柔道等项目的执法。

  五、中国女排宁波北仑训练基地一期工程完工,中国女排奥运会前宁波首次开训。中国女排宁波北仑训练基地位于北仑体艺中心西侧,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总造价近2亿元。工程分三期建设,已竣工完成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由体育宾馆、综合训练馆及游泳馆三座单体建筑组成,设置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训练机械和康复理疗中心。中国女排于4月在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首次集训。

  六、八一广博女篮鄞州主场首次夺冠,八一双鹿男篮首度无缘四强。八一广博女篮自2005年首次落户鄞州主场以来在2007—2008赛季中奋勇拼搏,取得了20连胜,获得了鄞州主场的首个WCBA联赛冠军。八一双鹿男篮由于新老交替,在宁波主场十年首度无缘CBA联赛四强。宁波海天乒乓球俱乐部在2008乒乓球超级联赛中夺得季军。

  七、体育创强成效显著,余姚市和26个乡镇成为省体育强县(市)和强镇(乡)。各地将体育创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特色趣味体育活动,农村体育得到有效加强。今年余姚市和宁海大佳何镇等26个乡镇(街道)参加了省体育强县(市)、强镇(乡)的创建,全部成为省体育强县(市)、强镇(乡)。同时,培育建设了45个市级体育特色村,全市体育特色示范村达127个。

  八、承办22项国际国内体育大赛,竞赛市场不断繁荣。2008年全市举办了国际女排精英赛、中俄国际象棋对抗赛、东钱湖国际龙舟邀请赛、中新国际足球对抗赛、全国户外运动邀请赛、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等22项国际国内赛事,活跃了竞赛市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

  九、全市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品种创新、宣传创新促进体育彩票销售持续发展,全年我市体育彩票销售达7.6亿元,创历史新高,继续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筹集了大量公益金,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十、一校四基地通过国家和省体育部门复评,成为下一周期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和市游泳、重竞技、水上、蹦技四个训练基地2004年分别被评为2004—2008周期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今年又通过了国家和省体育部门的复评,成为2008—2012年新周期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编辑: 孙世云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2008年宁波体育十件大事评出

稿源: 2008-12-30 12:11:00

  中国宁波网12月30日消息(记者孙世云 叶商伦通讯员郑先清) 2008年,对宁波体育来说是收获的一年。由宁波市体育局发起的“2008年宁波体育十件大事评选”昨天揭晓。这十件大事分别是:

  一、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宁波站活动安全圆满举行,受到奥组委表彰。2008年5月2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宁波站活动“和谐之旅—东方港城之路”在我市举行, 118名火炬手、30名护跑手在北仑港四期码头、市区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手手传递,总传递距离12.8公里,车辆运行距离159.7公里,实际用时5小时25分钟,是我省运行距离最长、转场次数最多的城市。我市出色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奥组委的表彰,被省火炬接力传递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奖。

  二、2008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在我市成功举办,我市培养的3名运动员勇夺金牌。2008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于11月22日—29日在我市举办,这是我国在北京奥运会后承办的首项世界锦标赛,也是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首次在中国举办,同时也是宁波体育史上举办的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世界体育大赛之一,43个国家和地区的243名运动员参赛, 160多名裁判员、官员来参加和观摩比赛。在13个级别的角逐中,中国队取得了5金2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宁波体工队培养的任灿灿、秦建、李金子、董程、杨婷婷、李思源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取得了3金2银的优异成绩。

  三、体育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市县两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实施体育民生工程,全年各级投入2500余万元建成了700余条健身路径,使全市总数达4000余条,建设了各类球场300个,并在598个体育设施空白村安装了体育健身设施和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材,使全市88%以上的行政村建有1条以上体育健身路径,100%的行政村拥有身边的体育设施。

  四、我市1名运动员参赛北京奥运会、1名运动员参赛北京残奥会,6名裁判参与执法。我市体工队培养的田径运动员李玲参加了女子撑杆跳高的比赛,郎云龙参加了北京残奥会足球比赛,并任中国七人制足球队队长。王雷钧、汪玲玲等6名国际级裁判参加了沙排、篮球、帆船、柔道等项目的执法。

  五、中国女排宁波北仑训练基地一期工程完工,中国女排奥运会前宁波首次开训。中国女排宁波北仑训练基地位于北仑体艺中心西侧,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总造价近2亿元。工程分三期建设,已竣工完成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由体育宾馆、综合训练馆及游泳馆三座单体建筑组成,设置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训练机械和康复理疗中心。中国女排于4月在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首次集训。

  六、八一广博女篮鄞州主场首次夺冠,八一双鹿男篮首度无缘四强。八一广博女篮自2005年首次落户鄞州主场以来在2007—2008赛季中奋勇拼搏,取得了20连胜,获得了鄞州主场的首个WCBA联赛冠军。八一双鹿男篮由于新老交替,在宁波主场十年首度无缘CBA联赛四强。宁波海天乒乓球俱乐部在2008乒乓球超级联赛中夺得季军。

  七、体育创强成效显著,余姚市和26个乡镇成为省体育强县(市)和强镇(乡)。各地将体育创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特色趣味体育活动,农村体育得到有效加强。今年余姚市和宁海大佳何镇等26个乡镇(街道)参加了省体育强县(市)、强镇(乡)的创建,全部成为省体育强县(市)、强镇(乡)。同时,培育建设了45个市级体育特色村,全市体育特色示范村达127个。

  八、承办22项国际国内体育大赛,竞赛市场不断繁荣。2008年全市举办了国际女排精英赛、中俄国际象棋对抗赛、东钱湖国际龙舟邀请赛、中新国际足球对抗赛、全国户外运动邀请赛、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等22项国际国内赛事,活跃了竞赛市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

  九、全市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品种创新、宣传创新促进体育彩票销售持续发展,全年我市体育彩票销售达7.6亿元,创历史新高,继续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筹集了大量公益金,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十、一校四基地通过国家和省体育部门复评,成为下一周期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和市游泳、重竞技、水上、蹦技四个训练基地2004年分别被评为2004—2008周期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今年又通过了国家和省体育部门的复评,成为2008—2012年新周期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编辑: 孙世云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