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07团通过惠通桥时,桥未完全修复,铁索桥面仅铺一层薄板,人马通过时,振荡摇动,只能缓步前进。入夜才开始登山,山高路狭,适逢大雨滂沱,山路崎岖泥泞,黑夜路滑难辨,攀登十分困难,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人跌马翻,时有所闻,艰难困苦之状,非笔墨所能形容。由江边至腊勐街,只有10余公里,经整夜爬登,部队到达腊勐时,已近拂晓,彻夜强行军,战士疲劳不堪。
晨曦中国军怒江东岸重炮已开始对滚龙坡日阵地轰击,该团第一营不避艰难险阻,迅速进入攻击发起线,待国军炮火延伸,即向滚龙坡发起进攻,经1小时激战,顺利地攻占日军前哨阵地,继向滚龙坡日军在公路西侧的前沿阵地进逼,因受到日军炮火及轻重机枪火力阻击,夺取日军公路西侧小高地前沿阵地后,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准备对滚龙坡日军主阵地之攻击。
日军中间阵地群与子高地阵地及黄土坡部分阵地相互依托防御示意图。
7月27日起,白天307团用一个连分散向滚龙坡日军据点攻击,使日军各堡之火力点完全暴露,并发现障碍物布置情况。
7月28日,该团又以一、二两营对滚龙坡各堡进攻。因气候影响,阵雨雾大,攻击前进困难,日军许多荫蔽之侧射潜伏堡未能发现,致307团本次对滚龙坡攻击,伤亡增大,受到顿挫。
为了明了日军阵地情形,307团夜间派侦察小组摸到滚龙坡后方,搜索日军阵地内部情况,发现掩蔽部、水管及照明设备。
根据侦察结果,在该团指挥所设置沙盘模拟日军阵地配备。并集合全团连营长干部,总结上次攻击受挫的经验教训,研究对滚龙坡攻击方案。
在重庆蒋委员长的多次严令下,为尽快打通松山咽喉,以支持更重要的龙陵和腾冲战场,第8军一味强攻,伤亡屡屡居高不下。国军虽装备使用了新式武器—火焰喷射器与火箭筒,然而由于训练不足,命中率相当低;尤其日军枪法准确,喷火兵接敌时牺牲不小,火焰喷射器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
正在率领荣誉1师1团、2团主力在龙陵外围作战的第8军副军长李弥,忽然接到远征军长官部电令,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命其回松山帮助何绍周指挥进攻。
李弥是云南莲山,今分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和保山市腾冲县人,对当地气候、地形特征极为熟悉,且为人直率,带兵有方,指挥灵活,注重兵力火力的合理应用,实是松山战役指挥的合适人选。
李弥受命后于7月29日赶回松山,即到军作业组找李汝章参谋要松山作战地图,并令李同往阴登山侦察地形,又令工兵营、通讯营各派一排长同去。地形观察结束后,便令工兵营修建指挥所,通讯营架设电话接通松山各团,直接指挥。
今日道人坪子两侧隐藏在树木下的国军工兵当年挖掘的爆破坑道。
李弥通过望远镜数天观察国军进攻后,发现:
整个日军松山阵地,以松山顶峰为主阵地,将滚龙坡与大垭口(寇称“中间阵地”)构成独立坚固据点,互为犄角。其所建之坚强堡垒群,有体系地散布于松山南北之密林杂丘之中。在山脚利用村庄,构筑若干个堡垒及掩蔽部,为指挥中心。
总的说,整个松山阵地以四个独立作战的坚固据点组成-松山顶峰(子高地)、滚龙坡、大垭口、黄土坡,每个据点依地形在制高点构筑一个或二个主堡,在两侧构筑若干个子堡,在阵地前构筑侧射潜伏小堡,用交通壕(部分有盖)相连接。且日军防御工事构筑深入地下,隐蔽,坚固,不易发现,不易破坏,大小堡垒均为有掩盖之工事。工事表面有巧妙的伪装,地面及上空均不容易发现。
因此美军飞机炸弹及国军轻重炮弹都不易破坏,主堡后有掩蔽部,以储存弹药食粮及其他军用品。交通壕有立射散兵坑。日军主堡内有重机枪,子堡及侧射堡内有轻机枪,交通壕内有步枪、枪榴弹、掷弹筒,主堡后有迫击炮。近距离用冲锋枪、手榴弹。使用各种直射、曲射兵器,在阵地前编成浓密火网。接近堡垒是非常困难的。日军阵地前有铁丝网1~3道,鹿砦1~2道,敷设地雷及陷阱。阵地内附设有水管及照明设备。盘踞松山之日军,利用地形,有计划的编成阵地,利用高大木材,构筑坚固工事。使各个据点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其强固程度,相当于钢筋水泥之永久工事。
国军工兵坑道掘进爆破日军子高地防御阵地示意图。
李弥根据观察分析后,认为以往国军一味只追求速度想迅速拿下松山,部队直接攻击日军各个高地,并没有重点消灭日军前沿各个堡垒,致使攻击部队冲锋时往往受到侧面与后面日军杀伤,随即进攻失利,而日军最希望国军这样进攻。
这时李弥开始调整新的进攻方式,他命令各部官兵进攻时,不宜急于求成,而是要用各种方法将进攻路线上的面前的各个日军堡垒逐个彻底消灭后,方可再继续前进,虽然这样进攻时间会很漫长,但这是进攻最有效的方法。
李弥还强调步炮协同是攻取松山的关键,国军炮兵的战法调整也正在紧张进行。远征军长官部为配合李弥新攻势急调怒江对岸的150重炮前移到松山一线以获得更好的命中精度,一旦有炮弹命中日堡即按同一坐标重复炮击,迫使日军进入下层;国军步兵利用炮火压制的效果迅速接敌,炮火准备结束后在近距离内对日军进行火力封锁,接下来使用火箭筒击穿堡垒;最后火焰喷射器登场,通过缺口一举干掉堡内日军的挣扎。
7月30日,李弥指挥的国军第五次攻击开始了,307团攻击滚龙坡,以308团彭剑明营攻无名高地,309团,荣3团攻大垭口,82师攻松山子高地。几路国军同时发起进攻,不分昼夜,步步逼进,一个个堡垒摧毁,一股股日寇歼灭,几天内大雨如注,山坡上泥泞如沼泽,所以开初投入兵力有限,没有发动大的战斗。
入夜后国军稳扎稳打不慌不忙地以土工作业迫近日军前沿各堡垒后发动突袭,占领了滚龙坡戊高地。戊高地处于进攻路线的侧后,扫除了其他部队的后顾之忧,李弥的新战法起了作用。
7月31日拂晓,国军轻重炮火延伸后,307团一、二营发起攻击,英勇国军官兵前仆后继,越过日军外壕,通过铁丝网向滚龙坡日军主阵地进逼时,大雾弥漫,急风暴雨,攻击部队停滞在日军阵地前无法前进,因此伤亡甚大。当时对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死守日军强攻,想一举歼灭,诚非易事,乃抱定寸土必争之决心,攻到那里,占到那里,就地挖坑,夜间对壕作业。与日军各堡垒相距近者六七十米,远者百余米,敌我在近距离战斗中,日军用轻重机枪及枪榴弹筒射击,国军一度冲进敌壕,与日寇发生白刃战,互投手榴弹。此次攻击,国军阵亡连长2人,排长4人,伤亡士兵150人。
此时滚龙坡敌我相距甚近,只能使用近战武器,为避免己方炮火误差,免受无谓伤亡,国军炮火不能支援。重炮仅对松山子高地及大垭口轰击。国军曾用炸药炸敌堡,但日军火力猛烈,难以接近敌堡,英勇的国军炸药手,殉国在敌堡射击孔前,暴尸在无数弹雨中,壮烈牺牲之状,扣人心弦,真是惊天地而恸鬼神。
此时滚龙坡公路西南高地均为国军牢牢占据。并且构成轻重机枪掩体,各个散兵坑用交通壕连接起来,形成简单的野战阵地。日军大炮被击毁,不能射击,战车2辆亦被击坏停在公路上。地面树木经炮击燃烧,夷为平地。
为了使火焰喷射器的攻击取得较大进展,(火焰放射器是盟军提供的摧毁堡垒较为有效的新式武器。系用化学药剂与汽油混合溶液压缩装在一个薄钢筒内,由射手背在肩上,用皮管连接喷射枪,打开喷枪按钮,溶液通过喷射枪管喷出枪口后,自行燃烧,成为一条火龙,射进敌堡垒内,火焰进入堡垒后,引起堡垒内物体燃烧,弹药爆炸,人员窒息死亡,增援之敌亦不能马上利用。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摧毁了敌人的堡垒,一批一批地消灭了死守堡垒的敌兵。然而国军初次使用,由于射手操作不熟练,射不准确,或火焰射不进敌堡,有时因敌火猛烈使射手未进到发射位置就牺牲了。致火焰放射器不能发挥预期效果。)在第五次攻击前,第八军集中火焰喷射器由专人负责训练;其中307团火焰喷射器编成8个战斗小组,每组火焰喷射器正副射手2人,轻机枪组4人组成。在团指挥所后方小村中训练一周,对火焰喷射器使用要领、发射操作、运动方法、火力协调等,反复演练,待动作纯熟后,配属攻击部队对日军堡垒之攻击。
第五次攻击过程中,国军步炮密切协同,轻重机枪适时压制敌火,火焰喷射器发挥了效能,陆续攻破日军堡垒。连续进攻,将要夺取滚龙坡主阵地时,不料大垭口攻击失利,日军顽强抵抗反扑,得而复失,功亏一篑。307团副团长陈一匡身负重伤,连长阵亡2人,排长阵亡5人,士兵伤亡200余人。
8月1日和2日,滚龙坡甲高地和乙高地上的夺堡之战达到了高潮。为掩护国军喷火兵接敌,国军动用大量炮兵竭力支援,榴弹炮弹从阴登山、竹子坡纷纷抛向松山山顶,战防炮及各级迫击炮兵也倾全力猛轰山头两侧和反斜面,进行炮弹耕地,甚至连防空兵也抽调4挺重机枪进行直接火力支援。炮弹如飞蝗般纷纷扑向日军阵地,粉碎了日军一次次反扑的企图。
在全方位的掩护下,国军喷火兵这次终于不负众望,发挥了巨大作用,有的地堡中的日军被烧得鬼哭狼嚎,浑身带着火窜到堡外,在地上打滚想扑灭身上的烈火,但随即被国军轻机枪扫成蜂窝煤;有的地堡中的日军弹药被火焰直接引爆,整个堡盖上了天。
最终,国军喷火兵将甲、乙高地喷的是烈焰熊熊,两阵地日军与他们的工事在国军喷火兵枪口下一起化为飞灰。
8月3日,滚龙坡甲、乙、丙、丁、戊、庚高地全部被国军占领,此次李弥指挥滚龙坡国军作战步炮空一体,密切协同,尖刀战术大获成功。火焰喷射器实为攻破日堡垒之杀手锏。国军三个团不畏艰辛。轮番进攻,并拼死击破日军趁夜之亡命反扑。迫使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只能龟缩于堡垒之中被火焰喷射器烤熟,我英勇之国军再接再厉,连续突击,将顽敌全部消灭,国军完全控制了滚龙坡,向松山进攻的最大威胁消除了。
在日军松山阵地的防御体系中,滚龙坡担负着前哨和保障日军子高地主峰阵地侧翼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国军进攻松山主峰的各次努力都化为泡影。随着滚龙坡被国军攻占,日军松山防御体系开始支离破碎,伤痕累累的松山主峰阵地已经完全暴露在国军的炮火面前了。
由于松山据点始终像根鱼刺那样牢牢卡住缅公路的咽喉要道,国军队急需的粮食弹药后勤物资均要依靠人力骡马经由山间小道运抵松山和龙陵前线,因此前线供应时时发生危机。特别是六月中旬,西雨季来临之后,昼夜之间,到处山洪暴发。怒江江面比平时涨宽一倍。交通断绝,山道泥泞,民夫骡马均不能行,美军飞机亦无法起飞。前线作战的军队失去后勤保障,好比飞机舰船没有了动力,一时军心动摇,功势颓缓。士兵们蹲在光秃秃的战壕里,怀抱步枪,排长以上的军官才有件雨衣,普通士兵只能日夜听凭大雨浇泼。苦不堪言。有时实在耐不住饥饿。就满山遍野去寻覓野菜等充饥之物。伤员运不下来,只好听其自然死亡,痛号呻吟之声到处可闻,其状甚惨。
阵地前面到处都是殉国的国军遗体与日军尸体。由于日军枪法很准,医护兵很难能去前沿上抢救伤员,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阵亡。到了晚上。日军经常派敢死队来夜袭,又搞得局势紧张。只要有美军飞机轰炸,或者国军大炮开火,阵地上到处都能见到腾起一团团血雾,阵亡将士的胳膊大腿被炸飞。而且热带的气候也在考验着国军官兵。早上下雨冷得发抖,太阳一出来。烤得又跟三伏天一样。阵亡将士遗体不出一两天,就开始腐烂发味,生出白花花的蛆,爬得阵地掩体到处都是。前线地国军士兵们天天泡在尸水里打仗,状,手臂,脚腿,身上的皮肤都被尸水咬成黑色,股股臭气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松山战役从6月打到9月,正是天气最热、雨水最多的时候。漫山遍野的国军遗体很快腐烂,士兵站岗时,蛆都往腿上爬,松山上的树和野草都让尸水泡死了。
第五次攻击时,当103师主力对滚龙坡攻击之同时,以309团,荣3团对大垭口日军发起攻击。大垭口处在松山腰部,即阴登山进深高地、大垭口村上方。左得松山子高地控制,右以滚龙坡为犄角,对大垭口攻击,受到松山子高地火力钳制,滚龙坡侧击。309团、荣3团仰攻大垭口(寇称中间阵地),困难重重,伤亡甚大,两度进攻,毫无进展。后有所战果,但因日军反扑失利,团长赵发毕、营长陈廷亭负伤,连排长以下官兵伤亡甚众,只好固守既得阵地与日军对壕相峙,8月4日国军攻克滚龙坡后,307团、308团沿岭脊进逼大垭口,309团、荣3团正面进攻,82师以一个团从右夹击。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