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指责港澳为“避税天堂”是经济问题政治化
稿源: 中国江西网   2009-04-03 09:24:01报料热线:81850000

  文/李宁

  不是外交部出来强烈反对,或许很多人不知道G20峰会将中国香港、澳门列为国际避税天堂。既然外交部都强烈抗议,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就不容怀疑。

  反避税,对于很多人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因为第一中国人向来纳税意识就比较弱,第二,反避税,很专业的一个术语,如果没有相关从业经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反避税。

  所谓反避税,英文是Anti-Tax Avoidance,是指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国际避税(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加以防范和制止。

  形成国际避税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纳税人利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方式,减少或规避其就跨国所得本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实际上,国际避税就是跨国纳税人在利益驱使下,利用法律漏洞而作出的行为。避税天堂的形成根源在于各国税法的不一致或者缺漏。

  同时,国际避税的大量存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型跨国公司看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团结一致、离心、各怀私利等而钻其缝子。所以,有文章认为在西方目前各国立足点不同,很难撼动“避税天堂”。

  我们看到,在G20峰会上有关国家提出要公布一个或多个不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合作的“避税天堂”的名单,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避税天堂”地区的银行不能提供客户信息给某国税务组织;此前,瑞士银行则以银行保密法为由拒绝美国司法部门调查而引发美国指责瑞士为避税天堂。在“瑞银事件”中,美国司法部门声称瑞银集团帮助约2万名美国人逃税,税额或高达惊人的200亿美元。不仅如此,这同时还意味着大量的美国资金流入了瑞士。二是指责“避税天堂”地区的税务机关不能给其他税务机关提供信息交换等。在G20峰会召开的前夕,“避税天堂”摩纳哥表示愿意和各国交换税务信息,以寻求欧美等国家的支持,防止制裁。

  现在我们要问:香港、澳门真的是“避税天堂”吗?为什么外交部在第一时间发表申明抗议G20峰会指责呢?

  首先,我们看到,将香港和澳门列为“避税天堂”黑名单,从目前报道来看,G20集团可能采取制裁措施,但是什么制裁措施,目前还不明朗。所以,中国外交部提出强烈抗议并以反对。因为这涉及到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涉及到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

  其次,避税问题,其实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也就是说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使得跨国公司看中,苍蝇钻了有缝的鸡蛋。但是,现在把它拿到G20峰会,显然经济问题政治化;笔者看下一步国际社会以“避税天堂”的名义给香港和澳门施压,促进香港澳门的银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客户信息。这实际上在无形中逼迫国际大型客户离开香港,因为对于一个不能保证客户秘密的银行,国际资本金一般是不会选择的。这样,对香港、澳门这样资金流动频繁,贸易规模巨大、金融高度发达的地区,经济稳定也是一个极大冲击。同时,欧美集团又将避税问题看成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因此,问题更加复杂。

  至于香港、澳门是不是国际避税天堂?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而且不是研究和相关从业人士,很难说是还是不是。只有大量数据和事实能说明,即使是从事专门反避税的税务工作人员和机构,由于避税的“合法性”、隐蔽性,也不一定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就是国际“避税天堂”。

  所以,香港、澳门是否是国际“避税天堂”,笔者以为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很难举出实证。在很难举出实证的情况下,笔者按照常规逻辑推理来否认其针对香港、澳门的荒唐指责。

  这里,我们还要看清一个关键词:天堂。什么是天堂?中文词语就是非常美丽、舒服自由、不受约束、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等等的地方。

  实事求是的讲,香港、澳门由于是码头、港口地区,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避税现象,是国际资本金避税的投机地方,但决不是所谓的“避税天堂”,也就是在香港没有管理或者放开不管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明目张胆的避税,从中得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香港、澳门显然很冤枉,因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都在加大反避税力度,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跨国公司的偷逃税款和避税行为。即使如此,中国、香港、澳门也是避税行为的最大受害者。下面就是一个这方面的案例。

  据《中国税务报》2006年9月8日《外企避税大连走麦城》一文报道,大连某机电公司自97年成立以来,每年销售额过亿元,却长期亏损。经税务局调查发现:为了逃避中国内地10%的企业所得税负担,该公司的外方股东通过在香港设立再开票公司,然后以香港再开票公司的名义分别与大连机电公司签订购货合同、与国外客户签订销货合同,通过中间加价20%的手段将利润截留于香港。实际销售活动均在大连进行,而资金结算则在新加坡完成。截留于香港再开票公司的利润,则以买卖合同均不在香港签订为由,申请香港税务局以“利润非源于香港”的理由免税,最终达到逃避所有国家征税的目的。对于避税行为的最大受害者,能支持避税现象吗?

  同时,即使香港、澳门存在避税现象,按照G20峰会的指责的那样,银行客户信息透明度不高,但作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香港的很多银行也是外资银行,这样,也不存在香港政府控股或者政府举办的银行内以保护客户信息不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问题。这样,避税现象对于真正香港的银行也是没有利益可图的,这样,对于无利可图的避税,香港有必要这么样做吗?

  所以,香港、澳门决不是所谓的避税天堂。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指责港澳为“避税天堂”是经济问题政治化

稿源: 中国江西网 2009-04-03 09:24:01

  文/李宁

  不是外交部出来强烈反对,或许很多人不知道G20峰会将中国香港、澳门列为国际避税天堂。既然外交部都强烈抗议,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就不容怀疑。

  反避税,对于很多人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因为第一中国人向来纳税意识就比较弱,第二,反避税,很专业的一个术语,如果没有相关从业经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反避税。

  所谓反避税,英文是Anti-Tax Avoidance,是指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国际避税(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加以防范和制止。

  形成国际避税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纳税人利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方式,减少或规避其就跨国所得本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实际上,国际避税就是跨国纳税人在利益驱使下,利用法律漏洞而作出的行为。避税天堂的形成根源在于各国税法的不一致或者缺漏。

  同时,国际避税的大量存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型跨国公司看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团结一致、离心、各怀私利等而钻其缝子。所以,有文章认为在西方目前各国立足点不同,很难撼动“避税天堂”。

  我们看到,在G20峰会上有关国家提出要公布一个或多个不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合作的“避税天堂”的名单,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避税天堂”地区的银行不能提供客户信息给某国税务组织;此前,瑞士银行则以银行保密法为由拒绝美国司法部门调查而引发美国指责瑞士为避税天堂。在“瑞银事件”中,美国司法部门声称瑞银集团帮助约2万名美国人逃税,税额或高达惊人的200亿美元。不仅如此,这同时还意味着大量的美国资金流入了瑞士。二是指责“避税天堂”地区的税务机关不能给其他税务机关提供信息交换等。在G20峰会召开的前夕,“避税天堂”摩纳哥表示愿意和各国交换税务信息,以寻求欧美等国家的支持,防止制裁。

  现在我们要问:香港、澳门真的是“避税天堂”吗?为什么外交部在第一时间发表申明抗议G20峰会指责呢?

  首先,我们看到,将香港和澳门列为“避税天堂”黑名单,从目前报道来看,G20集团可能采取制裁措施,但是什么制裁措施,目前还不明朗。所以,中国外交部提出强烈抗议并以反对。因为这涉及到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涉及到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

  其次,避税问题,其实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也就是说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使得跨国公司看中,苍蝇钻了有缝的鸡蛋。但是,现在把它拿到G20峰会,显然经济问题政治化;笔者看下一步国际社会以“避税天堂”的名义给香港和澳门施压,促进香港澳门的银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客户信息。这实际上在无形中逼迫国际大型客户离开香港,因为对于一个不能保证客户秘密的银行,国际资本金一般是不会选择的。这样,对香港、澳门这样资金流动频繁,贸易规模巨大、金融高度发达的地区,经济稳定也是一个极大冲击。同时,欧美集团又将避税问题看成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因此,问题更加复杂。

  至于香港、澳门是不是国际避税天堂?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而且不是研究和相关从业人士,很难说是还是不是。只有大量数据和事实能说明,即使是从事专门反避税的税务工作人员和机构,由于避税的“合法性”、隐蔽性,也不一定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就是国际“避税天堂”。

  所以,香港、澳门是否是国际“避税天堂”,笔者以为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很难举出实证。在很难举出实证的情况下,笔者按照常规逻辑推理来否认其针对香港、澳门的荒唐指责。

  这里,我们还要看清一个关键词:天堂。什么是天堂?中文词语就是非常美丽、舒服自由、不受约束、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等等的地方。

  实事求是的讲,香港、澳门由于是码头、港口地区,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避税现象,是国际资本金避税的投机地方,但决不是所谓的“避税天堂”,也就是在香港没有管理或者放开不管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明目张胆的避税,从中得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香港、澳门显然很冤枉,因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都在加大反避税力度,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跨国公司的偷逃税款和避税行为。即使如此,中国、香港、澳门也是避税行为的最大受害者。下面就是一个这方面的案例。

  据《中国税务报》2006年9月8日《外企避税大连走麦城》一文报道,大连某机电公司自97年成立以来,每年销售额过亿元,却长期亏损。经税务局调查发现:为了逃避中国内地10%的企业所得税负担,该公司的外方股东通过在香港设立再开票公司,然后以香港再开票公司的名义分别与大连机电公司签订购货合同、与国外客户签订销货合同,通过中间加价20%的手段将利润截留于香港。实际销售活动均在大连进行,而资金结算则在新加坡完成。截留于香港再开票公司的利润,则以买卖合同均不在香港签订为由,申请香港税务局以“利润非源于香港”的理由免税,最终达到逃避所有国家征税的目的。对于避税行为的最大受害者,能支持避税现象吗?

  同时,即使香港、澳门存在避税现象,按照G20峰会的指责的那样,银行客户信息透明度不高,但作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香港的很多银行也是外资银行,这样,也不存在香港政府控股或者政府举办的银行内以保护客户信息不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问题。这样,避税现象对于真正香港的银行也是没有利益可图的,这样,对于无利可图的避税,香港有必要这么样做吗?

  所以,香港、澳门决不是所谓的避税天堂。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