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鱼
一份讲稿的网络曝光将耒阳市卫生局推上了风口浪尖。曝光讲稿中,该市副市长怒斥该市某些基层单位在计生工作中弄虚作假,甚至雇三陪女引流产充数作假。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一片口水。
事实上,在新闻报道中,耒阳市卫生局在第一时间承认了“图片是翻拍的真实讲稿”,“讲稿是由我们计生局起草的”,同时也承认确有花钱雇三陪小姐冒名顶替流产的现象存在。同时,耒阳市卫生局也表示,之所以选择在大会上公布这种现象,是希望能引起相关计生干部的重视,将这些现象说严重一点,也是为将这项工作抓得更紧。
然而,为什么网友们的容易将目光集中在“雇三陪女冒名顶替做引流产手术”,而对“政府将做好计生工作”选择性失忆呢?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政府工作讲话中自曝的家丑,广泛流传也在意料之中。信息的流传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把关人。发贴者选择性的发贴,记者选择性的写新闻,网媒选择性的制作标题,读者选择性的解读。加之三陪女、流产等噱头集中出现在一条新闻中,极大地提升了此条信息的网络传播价值。信息迅速传播,并逐渐变异失真。一个做好计生工作的讲稿,最终变成了“雇三陪女引流产作假”的信息碎片。
此外,人们选择性的记忆与当前的传播语境及人们的心理环境也不无关系。媒体是一个社会矛盾的放大镜,网络媒体尤其如此。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富二代都在飚车撞人,所有的冒名上大学事件全部曝光,所有的弱者都在受欺凌,所有的官员都在做坏事……在网络媒体的互动中,一种“丑富丑官”的刻板印象已然形成。尽管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是社会现实的全部,但印象和偏见已然形成,使得人们更易带着有色眼镜接触、理解和记忆任何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耒阳市卫生局有点无辜,他们陷入了一个信息陷阱。在耒阳市卫生局在思考如何挽回政府形象的同时,我们的媒体和网友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该如何还原一个事实的真相?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