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加分政策不看家庭背景不表示就公平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05-19 10:19:20报料热线:81850000

  何勇

  针对“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的报道,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回应称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不在他们的考察范围之内,并表示暂时不会取消相关的加分政策。(《新京报》5月17日)

  不错,有关部门在执行高考招生中的竞赛性加分政策时的确不看考生的家庭背景,不问是贫寒子弟,还是权贵家庭子女,都一视同仁的只看成绩。但是,这不表示,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就是公平的,就可以继续执行加分政策,不用取消。不管高考招生中的竞赛性加分政策考不考察获奖者的家庭背景,这都是不公平的政策。

  首先,不管何种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都只是少数考生享有的特殊政策,对于广大没有获奖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可以说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政策,违背了高考所倡导的公平原则,是教育终点不公平的典型表现,从维护教育公平角度出发,就必须取消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

  其次,当前高中阶段各种竞赛性测试,不管是各科奥赛,还是体育类加分政策,或是“三模三电”加分测试,虽然说是省里统一测试,但是一方面参加测试的考生人选有各所高中学校推荐,而非学生自己报名就可参加,使得大多数高中学校推荐有权贵家庭背景的学生或学校教师及其亲戚子女参加各类在高考招生中可以加分竞赛性测试,广大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学生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各类竞赛性测试,甚至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都难以获得参加竞赛性测试的资格。事实上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省级三好学生”和“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就存在严重的这种现象。另一方面省里统一面试或测试,难免存在少数开后门,弄虚作假的现象。可以说,当前各类竞赛性测试的考生人选推选制度上就存在对广大贫寒家庭子女不公平现象。

  最后,当前在各类高考招生中可以加分竞赛性测试获奖的学生,除了极少数获奖考生是因为学科成绩优秀,出于对学科非常感兴趣,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后天努力获奖,大部分获奖学生纯粹是靠请家教或上各类补习班、培训班恶补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高考招生中享受加分政策。而能够花高价给孩子请家教或送孩子上各类价格不菲的补习班或培训班的,绝非贫寒家庭,只会是非官即富的权贵家庭,这就导致大多数在高考招生中享有加分政策的各类竞赛性测试的获奖学生出身权贵家庭,这种现象的发生实质上是竞赛性测试制度本身造成的。可以说,可以通过补习就能获奖的各类竞赛性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对贫寒家庭学生不公平的制度。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虽然各类竞赛性测试本身不考察获奖学生的家庭背景,但是由于制度问题和实际操作原因,导致各类竞赛性测试偏重于权贵家庭学生,实质上就是一种隐性的对获奖学生的家庭背景的考察,而非直接表现出来的显形考察,实际上就是不公平的制度,没有任何继续执行的理由。当然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建议2009年以前的各类获奖在高考招生中可以继续享有加分政策,但是2009年以后的获奖成绩不再享有加分政策。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加分政策不看家庭背景不表示就公平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05-19 10:19:20

  何勇

  针对“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的报道,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回应称加分者的家庭背景不在他们的考察范围之内,并表示暂时不会取消相关的加分政策。(《新京报》5月17日)

  不错,有关部门在执行高考招生中的竞赛性加分政策时的确不看考生的家庭背景,不问是贫寒子弟,还是权贵家庭子女,都一视同仁的只看成绩。但是,这不表示,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就是公平的,就可以继续执行加分政策,不用取消。不管高考招生中的竞赛性加分政策考不考察获奖者的家庭背景,这都是不公平的政策。

  首先,不管何种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都只是少数考生享有的特殊政策,对于广大没有获奖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可以说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政策,违背了高考所倡导的公平原则,是教育终点不公平的典型表现,从维护教育公平角度出发,就必须取消竞赛性高考加分政策。

  其次,当前高中阶段各种竞赛性测试,不管是各科奥赛,还是体育类加分政策,或是“三模三电”加分测试,虽然说是省里统一测试,但是一方面参加测试的考生人选有各所高中学校推荐,而非学生自己报名就可参加,使得大多数高中学校推荐有权贵家庭背景的学生或学校教师及其亲戚子女参加各类在高考招生中可以加分竞赛性测试,广大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学生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各类竞赛性测试,甚至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都难以获得参加竞赛性测试的资格。事实上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省级三好学生”和“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就存在严重的这种现象。另一方面省里统一面试或测试,难免存在少数开后门,弄虚作假的现象。可以说,当前各类竞赛性测试的考生人选推选制度上就存在对广大贫寒家庭子女不公平现象。

  最后,当前在各类高考招生中可以加分竞赛性测试获奖的学生,除了极少数获奖考生是因为学科成绩优秀,出于对学科非常感兴趣,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后天努力获奖,大部分获奖学生纯粹是靠请家教或上各类补习班、培训班恶补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高考招生中享受加分政策。而能够花高价给孩子请家教或送孩子上各类价格不菲的补习班或培训班的,绝非贫寒家庭,只会是非官即富的权贵家庭,这就导致大多数在高考招生中享有加分政策的各类竞赛性测试的获奖学生出身权贵家庭,这种现象的发生实质上是竞赛性测试制度本身造成的。可以说,可以通过补习就能获奖的各类竞赛性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对贫寒家庭学生不公平的制度。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虽然各类竞赛性测试本身不考察获奖学生的家庭背景,但是由于制度问题和实际操作原因,导致各类竞赛性测试偏重于权贵家庭学生,实质上就是一种隐性的对获奖学生的家庭背景的考察,而非直接表现出来的显形考察,实际上就是不公平的制度,没有任何继续执行的理由。当然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建议2009年以前的各类获奖在高考招生中可以继续享有加分政策,但是2009年以后的获奖成绩不再享有加分政策。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