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期待新生
□ 吴 波(宁波出版社编辑)
在满大街流行手持iPhone或iPad的时代,沉迷Kindle是需要有些固执的。有位朋友说:Kindle是比iPad更“伟大”的电子产品。它功能专一,通过提高获取书及阅读书的便捷度,降低读书的成本,使一个人阅读的范围、数量显著增加。每次用Kindle看完一本书,都会在心里感激一下现代科技的进步。有共鸣的人估计不会很多,只有深爱阅读的人才会打心底这么说。
热爱何种电子设备和阅读的趋向有什么关联呢?不妨先看几个数据:2011年美国拥有阅读器的成人是3330万,相对人数比例已达14%,这一数字比2010年增长162.1%,发展飞快。同样,2011年中国拥有阅读器的成人在300万内,人均阅读图书4.35本。这可怜的数字佐证了我国成人的阅读率确实很低。不过相比之下,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和接触时长,倒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只好往乐观的角度去分析上述数字了:世界已发生变革,阅读的载体和内容在不断创新,单纯地忧虑或指责某种倾向或某个群体,也许只能说明我们尚未找到问题的实质。
这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需要的是多样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从而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因为某一个群体对于书、书店和阅读的感情,其实很难迁移到另外一个群体身上。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纯阅读的衰微,成人早该担当更多。更别说在倡导阅读的当下,未必有多少人能理解阅读背后出版人的努力和尴尬。
出版是需要耐心和技艺的。以书的出版为例,英国《卫报》上登过一篇《编辑是一门正在消失的艺术》,讲到:作家米勒曾收到一封长达20多页的编辑回信,信中“充满了绝佳的建议”,包括指出年代错误、前后不一致、不恰当的语言运用等。米勒采纳了大概80%的修改建议,然后再交给这位“优异”的编辑,并在接下来的4次校对中完善了书稿。“我完全被整个出版过程给鼓舞了,”他说:“我完全明白了为什么一本书从代理到出版商再到书店再到读者手中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了。我想有我这种疑问的人不在少数。”
出版是需要勇气的。近来读过胡愈之1932年在《东方杂志》上关于征集梦想的史料,读过沈昌文先生回忆刊登李以洪《人的太阳必然升起》的故事,读过钟叔河讲述策划《走向世界丛书》的经历……每一个出版故事,都不由得让人陷入沉重。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报道、一本好书的背后,出版人除了要有见识和才华,还要有勇气。他们要清楚,在提供阅读的内容时,将会与社会、历史发生怎样的碰撞。
出版是需要气候的。出版的繁荣除了产业政策的激励、资金的保障外,更需要宽松的氛围。毕竟,铁皮盒里的鲜花,若是缺乏阳光照射,生命力总是脆弱的。
阅读的需求是永恒的,而出版需要新生,因为后者的危机是全方位的——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也不分书店还是出版商,危机的根源在于,图书、报刊的很多功能已经被其他媒体替代。越来越多的出版人将会明白:出版业的未来革命,不是技术,而是全新的知识及表达方式,包含微博在内的自媒体、网游、穿越文、甚至后宫剧等盛行的背后,总是有着内在的社会心理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寻求规律,融入出版,才是新出版人的职责。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