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日报社论:人人好读书 好书人人读
——写在第四届宁波市全民读书月之际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5-10 10:45:52报料热线:81850000

  读书是个开端

  □ 朱佳辉(大学生)

  “读书”这个词语几乎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挂在嘴边的,父母总是说:“好好读书,长大才会有出息。”现在大部分人应该不会将读书简单地归结于上课、背诵、练习了。如果要我给读书下一个定义,那么读书就是独自一人寻找更多思想情感而突破自己生活局限的一种自觉、自然的活动。

  每个人的生活领域都是相当局限的,我也充分相信再想体验世间百态的人都无法在有限的人生内做到,所以我们选择读书。

  作为大学生,要准备完善自我走入社会,但是大学生的经历是贫乏的。一旦一个人的思想或阅历稀少,那么他将越容易被击败。因此大学生在未经社会锻造前,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当一名观众,放开自己被局限在学业中的脆弱观念。另一方面,读书又是较为奢侈的自我享受,校园毕竟是读书的一方“净土”,大学阶段是思想最佳的奔驰时间。

  读书也是寻求情感的过程。读书过程中,如果获得共鸣,大可无比欣慰,似觅知音;读书过程中,如果观点陌生,无论你赞同或不赞同,它都已经丰富了你的唯一。书籍中陌生的东西就像那一串串鞭炮,一旦思考的导火线点燃,思想的闸门将为之洞开,而读书就是一个开端。并且作家越优秀,就越有本事牵引你的思维。而你越有思想,就体悟越多。读书就是一场博弈,无论输赢,读者终究受益。

  那么一个人在读书时到底寻找什么呢?

  自寻“烦恼”。曾经读过一本书叫《活着》:一个纨绔子弟浪子回头后,身边的亲人一一离世,他亲手埋葬他们。我为其中人物悲惨的命运而悲伤不已。我想大概没有几人会拥有这样的现实遭遇,深沉的哀痛是书传染给我的,或许读了这本书就是我自寻烦恼。但是这样的烦恼不足以一直控制我的思想,我也从中领悟了些许生命的本质。我明白,活着首先为了不破坏在乎你的人的幸福,其次更是一种纯粹的生命的责任,抛却情感后我们最终走向孤独。看似自寻烦恼,其实更是自寻愉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引发思想的释然与超脱。

  自寻信仰。社会的现实让我们变得充满矛盾和浮躁,但是如果读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就会明白,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化作天命,那是一种信仰——可能注定在未来不会有多少成就但仍会坚持去做。所以在那个时代,孔子也许不是成功的,但他仍是一个伟人,他从来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即使在无人陪伴和理解时,都走得如此坚定。今天,我们的信仰同样不能被功利化,不能被虚无化。常常读书,找到精神的偶像,就能抛却浮华,潜心做事。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日报社论:人人好读书 好书人人读

——写在第四届宁波市全民读书月之际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5-10 10:45:52

  读书是个开端

  □ 朱佳辉(大学生)

  “读书”这个词语几乎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挂在嘴边的,父母总是说:“好好读书,长大才会有出息。”现在大部分人应该不会将读书简单地归结于上课、背诵、练习了。如果要我给读书下一个定义,那么读书就是独自一人寻找更多思想情感而突破自己生活局限的一种自觉、自然的活动。

  每个人的生活领域都是相当局限的,我也充分相信再想体验世间百态的人都无法在有限的人生内做到,所以我们选择读书。

  作为大学生,要准备完善自我走入社会,但是大学生的经历是贫乏的。一旦一个人的思想或阅历稀少,那么他将越容易被击败。因此大学生在未经社会锻造前,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当一名观众,放开自己被局限在学业中的脆弱观念。另一方面,读书又是较为奢侈的自我享受,校园毕竟是读书的一方“净土”,大学阶段是思想最佳的奔驰时间。

  读书也是寻求情感的过程。读书过程中,如果获得共鸣,大可无比欣慰,似觅知音;读书过程中,如果观点陌生,无论你赞同或不赞同,它都已经丰富了你的唯一。书籍中陌生的东西就像那一串串鞭炮,一旦思考的导火线点燃,思想的闸门将为之洞开,而读书就是一个开端。并且作家越优秀,就越有本事牵引你的思维。而你越有思想,就体悟越多。读书就是一场博弈,无论输赢,读者终究受益。

  那么一个人在读书时到底寻找什么呢?

  自寻“烦恼”。曾经读过一本书叫《活着》:一个纨绔子弟浪子回头后,身边的亲人一一离世,他亲手埋葬他们。我为其中人物悲惨的命运而悲伤不已。我想大概没有几人会拥有这样的现实遭遇,深沉的哀痛是书传染给我的,或许读了这本书就是我自寻烦恼。但是这样的烦恼不足以一直控制我的思想,我也从中领悟了些许生命的本质。我明白,活着首先为了不破坏在乎你的人的幸福,其次更是一种纯粹的生命的责任,抛却情感后我们最终走向孤独。看似自寻烦恼,其实更是自寻愉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引发思想的释然与超脱。

  自寻信仰。社会的现实让我们变得充满矛盾和浮躁,但是如果读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就会明白,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化作天命,那是一种信仰——可能注定在未来不会有多少成就但仍会坚持去做。所以在那个时代,孔子也许不是成功的,但他仍是一个伟人,他从来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即使在无人陪伴和理解时,都走得如此坚定。今天,我们的信仰同样不能被功利化,不能被虚无化。常常读书,找到精神的偶像,就能抛却浮华,潜心做事。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