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岁月未蹉跎
□ 王 辉(村民)
从1994年至2002年,当我还是一个普通打工者的时候,大概看了500本书。这时期的阅读是倾向于文学式的,中西方经典名著、近当代散文小说,都对我影响深远。到2004年,打工10年之际,我这个初中毕业生拿到了一张大学文凭,然后加入了余姚和宁波的作家协会。
从2002年9月起,当我走进余姚小路下村从事办公室工作后,我的阅读开始了一个大转折,主要以学术类书籍为主。一者,对农民工问题的深切关注,使我不满足于感性的表达,故而想走向科学的研究。又者,我不满足于别人对我“是个才子”的誉称,我希望自己的思维经受科学的训练,而符合理性与冷静,我希望自己的思想受过知识的浇灌而变得丰厚宽广,而不是失之于玄虚和浅薄。
从2004年开始,在北大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迈向社会科学。到2008年30岁之时,我终于啃完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核心课程,我这个打工作家又变成了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者。知识理想的跃升,使我的阅读更趋精细化。近些年,我阅读了大量人文社科类学术经典,每年要看100本左右。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瞿同祖的《清代地方政府》、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阿马蒂亚的《贫困与饥荒》……这些著作,无论是搞文学的,还是搞研究的,都是必读书。
我每年都制订学习计划,每月都记下读过的书目,相应的,每阶段也制订购书打算。我每年购书的支出不少于两三千元,余姚、宁波、杭州、北京的书店以及网上书店,时常留下我的脚步和踪影。在1990年前后,我一心想着打工赚钱,目的是为了买书看书。而最近10年,我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目的是为了趁着年轻,多看点书,多做点学问。
至今,我完成了10篇学术论文。平生第一篇论文《新宁波人的社区参与》完成于2009年6月,并于是年获得民政部课题一等奖。2010年5月,我拿着自己的第二篇论文,到福建师范大学参加“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与社会保护”学术研讨会,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以学者的身份参加学术会议。此后,我又到中国社科院等场合参加了好几次国内的学术会议,每一次,当我走上学术讲坛,都会收获许多的人气和掌声。就这样,我走进了学术界,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他们的交流,使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这些年,在一些朋友眼里,我算是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我也乐得当仁不让,但我对“成功”的解释是:学有所成。
很多年前,我读过作家叶辛的知青小说《蹉跎岁月》,今年又读了法国学者潘鸣啸的知青研究专著《失落的一代》。前段时间,我跟一个学者交谈时说:在当代中国的打工群体中,也有一些“知青”;在炼狱般的青春岁月里,如何学有所成,又如何学有所用?这是我们的命运,也是我们的使命。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