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独臂英雄”龚金川 救人之外的平常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05日 11:17   【 】 【打印
0

 

  龚校长年轻时与学生们的合影。  (上世纪80年代,石桥小学)  记者 徐文杰 摄

  不计回报 独臂挑水“挑”来美丽妻子

  他说“残疾不过是提前到了腿脚不便的老年,不必放在心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教学条件艰苦,乡村民办教师工资每个月只有20元。龚金川家里条件不好,他的工资基本补贴家用,他自己吃住都在学校里。

  虽然身体残疾,课余他从来不闲着。每年农忙时,他帮助学生将勤工俭学拾来的稻穗装上船,划了两三公里,到粮站去卖,以此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邬作义说:“当时学校里还养了几百只兔子,每天割草喂兔的杂事,都是他自动揽去,这些都是额外劳动,但他从来不计较。”

  另外,龚金川主动为学校食堂挑水,每天挑三担水,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有人觉得他干这么多义务劳动太辛苦,他却觉得这事正常不过:“以前也是由男人挑的,我不是男的吗?”

  某天,学校食堂的老厨娘走了,来了一位年轻的新厨娘,人长得漂亮,追求的小伙子还不少,而龚金川独臂挑水的身影已经镌刻在年轻姑娘的心上。

  “我也好奇,当年我爸怎么追上我妈的?”龚金川的女儿龚育红说:“妈妈开服装店,钱赚得比爸爸多,外公外婆一开始不同意,不过爸爸经常去溪口帮外公家干活,后来就同意了。我妈说,爸爸乐观豁达的心态特别感染人。”

  “爸爸虽然少了一只手,给我的爱从来不少,只有更多。”龚育红说,独臂父亲不仅教会了她骑车、跳绳、游泳,就连女孩子喜欢跳的橡皮筋都是爸爸教的。龚育红现在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爸爸经常说,当老师要对得起良心。”

  在农村完小的工作期间,他带着家人一直住校,直到1990年,才有自己的住房,但生活是很快乐的。龚育红回忆说,每逢周六,爸爸单手骑自行车,前面坐着她,后面坐着妈妈,骑上盘山公路,去溪口三十六湾的外婆家,爸爸还一路唱着歌。

  “龚校长连续2届被残疾人朋友选为肢残协会会长,而且都是满票。”奉化市残联理事长林亚芬说,残疾人朋友很喜爱这位校长,龚校长对他们说:“残疾有什么呀?正常人年纪大了,不也腿脚不便,耳不聪眼不明吗?咱们只是提早几年到了这个状态,不要放在心上。”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