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美丽宁波”之象山黄避岙:大黄鱼之乡的富民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2月21日 13:38   【 】 【打印
0

 

特色农业让村民成“双薪族”

离开码头,汽车沿着海边公路向高泥村下面的自然村里驶去。远远望去,菜地里紫色的一片。随行的村干部说,这批紫色的作物是冬令作物橄榄菜。

走进蔬菜基地,此时,许多农民正在收割,基地负责人张瑞林告诉记者,他种植蔬菜已有20多年。“这里470亩地,是我们能大食品公司去年11月份利用高泥村的流转土地开辟的蔬菜基地,由于这里是盐碱地,我们采用的是轮流种水稻和蔬菜的方法来改良土壤。现在橄榄菜收起来后,就开始种水稻,到了8月份,水稻成熟后,10月份我们准备种香葱,12月就可以收一部分。”

张瑞林说,过去这片地里只能种单季稻,土地利用率不高,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种,在地里打工的村民,一年收入有2.5万元至3万元。

“我们的蔬菜大部分经过加工后销往韩国,也供应东北市场及宁波本地的一些超市。”他说,其中香葱烘干后卖到日本每吨可达20多万元。

当地乡政府干部林伟烈告诉记者,近年来高泥村劳动力减少,大量土地闲置。为盘活村里土地资源,高泥村根据往年土地流转经验,去年首次引进象山能大食品有限公司,将村民流转的土地以每年600元一亩的价格租给能大食品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化农作物种植基地。

“以前一年忙到头,每亩只有3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即便坐在家里,每年还有每亩600元的收入。”林伟烈说,村民们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一些在蔬菜基地种菜的村民,还能每天拿到100元的工资。“这样一来,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双薪族’!”

自象山港大桥开通后,原来不起眼的高泥村一跃成了象山的“桥头堡”。村支书朱中华的心中早已酝酿着一幅大的蓝图。“我们村靠海,白天大家不是在海上就是在田里,特别安静。你看看家家户户都是二三层的小楼,路面也特别干净,我们想搞个旅游生态村。”

他说,乡里对种植业的规划是,从过去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接下来将结合象山港大桥开通带来的交通优势开发观光农业,特别是渔业养殖业。他们正预备开辟一个生态旅游区,专门让游客体验大黄鱼从作料、养殖到捕捞的全方位体验式旅游。

“自己捞,还可以在这里煮了吃,既能玩又能吃,肯定能吸引游客。”朱中华对未来充满信心,“生活越来越好,村民越来越富,我知足了。”见习记者 苏钧天 记者 范洪 通讯员 孙建军 何增辉 本版图片 记者 王鹏 摄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