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扬帆逐浪梦成真

全国劳模、宁波港机械维修工胡耀华的人生出彩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4月24日 06:57   【 】 【打印
0

 

   (三)

  一台桥吊每小时装卸185个集装箱。2011年3月4日,宁波港口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新纪录。

  装卸效率高,少不了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世界同台竞技,胡耀华毫不退缩。

  一次,一台德国叉车的重要内部零件发生碎裂。如果按常规修理,更换进口产品,光海外采购就得三四个月。

  这台叉车体积小、吨位高、行动灵活,每天24小时运转,港口生产少不了它,更没有其他设备可以替代。

  怎么办?公司上下急得团团转。

  “能不能自主设计制造一个新零件?”提出这样大胆的想法,连胡耀华自己也惊了一下。

  “不练哪会有‘中国功夫’?”宁波港集团领导得悉后,鼓励他试一试。

  没有退路的胡耀华,把修理车间当成家,通宵达旦连轴转。4天后,满眼血丝的他终于交出了成果。

  进口叉车一装上新零件,立刻“起死回生”,至今已正常运行7年多。

  技高人胆大。胡耀华一次次创新的火花,让冷冰冰的机器变得“乖巧”,许多进口设备的配件与国产零配件实现了互换,他由此被国内外权威专家亲切地称为码头上的“发明家”。

  这位码头上的“发明家”,两年前成立了“胡耀华工作室”,16人团队联手技术攻关。

  何止是码头!企业车间也有胡耀华的身影。

  2008年,胡耀华主动加入宁波市技术攻关队,当上了“星期天技师”,无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一家水表厂为铜铝管焊接工艺犯愁,经胡耀华点拨,企业很快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

  一家泵业公司苦于人工送料的高风险,胡耀华寥寥数笔,送上“机械手”设计草图,化解了隐患。

  今年3月,胡耀华又担任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专家组领队,前往杭州、湖州等地,为省内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每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我就多一分快乐。”胡耀华珍惜这个时代给了他人生出彩的机会,感恩社会给了他梦想成真的舞台。记者邓少华周骥施超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