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
易中天:读书只为享受
易中天:翻着翻着眼睛一亮最好
读书不能抱太多功利的目的。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旅游,有的人目的性很强,到个地方拍个照片,就回来了,但真正问他景色,他又说不出来。而读书是散步,随性而动,哪里景色好就多看几眼。会读书的人都是翻着看的,翻着翻着突然眼睛一亮,就会仔细读了,这样的读书状态最好。记住,没有什么书是必读的,读书只是为了享受。
阎崇年:看古籍和现代经典小说
大家都很忙,不可能什么书都看,我的建议是可以看些古籍,如经史子集的经、《大学》、《史记》、《道德》,古书都不长,几百字,几千字,慢慢读,能读出很多味道来。除了古籍,也可以看些现代经典小说,比如说诺贝尔奖得主、茅盾奖得主的作品。
曹景行:不要小看小学生的理解力
不管阅读形式怎么改变,问题还在于看什么,认认真真读经典占了多大的比例。他提倡小学生应该提早看经典作品,中学大学阶段更是应该大量阅读,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化水平,“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时,就看了繁体、直排的《水浒传》,完全看得懂。不要小看小学生的理解力,要给他们看经典作品。”
-相关链接
阅读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
为了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事实上,各国政府推行的全民阅读战略方兴未艾。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2)、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2001)、韩国的《读书文化振兴法》(2009)、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2012)等,都以立法形式保障国民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一些国家还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英国设有“图书信托基金会”,德国设有“促进阅读基金会”,日本设有“读书协会”及“儿童梦想基金会”,美国设有“国家艺术基金会”等。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而在1999年,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曾高达60.4%,此后多年,我国阅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倒退趋势。
那么,大家真的不爱读书了吗?又或是,阅读已经悄悄改变了形式?记者采访了宁波的普通读者和专家学者,了解到他们在面对阅读时的苦恼和思考。 记者 李臻 陈也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