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户对被水淹过的火龙果枝条进行修剪。
昨天,记者从市农林部门获悉,我市不少农林业基地正马不停蹄地恢复生产。同时,农林部门派出专家组到余姚、奉化、鄞州等受灾严重地区进行指导救灾,并分批送去准备好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种子以及兽药消毒剂和疫苗。
受台风影响,余姚、奉化、鄞州、江北和宁波市区严重内涝,平原地区绝大多数农田变为“汪洋大海”,部分农田作物被淹超过3天3夜。位于奉化江口街道的绿苑合作社是宁波市菜篮子基地,共有200余亩大棚果蔬、45亩草莓以及100余亩露天果蔬被水浸没,深水区达1米,农作物面临绝收,损失超过200万元。从10月11日开始,趁着积水减少,负责人李吉龙和员工一起忙着整理农田和蔬菜大棚。
昨天,在芋艿头种植区,工人抓紧收割已成熟的芋艿头。记者遇到了正在指导救灾的高级农技师庄亚其。庄亚其告诉记者,10月中旬是芋艿头成熟的季节,本可以大规模采收。被淹了3天后,芋艿头品质未有大影响,但保存期却大大缩短,也就是说,农户将芋艿头收割后需要立即销售食用。
来自市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林特水果受灾率超过23%。昨天,在宁海长街柑橘基地,橘园里的水尽管已经退去好几天,但部分被水淹过的树干和叶子上留下了一层灰白色的泥浆,部分橘树的果实还出现了发黄流汁的状况,即将成熟的橘子面临发病的危险。
“大水淹了三四天,被水淹过之后树根极易腐烂,再加上气温高,阳光照射下来扛不住,对收成带来很大的影响。”橘农刘师傅说。于是,他第一时间向林特部门求助,第二天就联系到了果树专家到现场指导。
“我市葡萄、梨树、柑橘以及部分桃树,多数被淹。部分基地因大水退去较缓慢,被淹3天以上。如果园地不能及时排空积水,将给树体恢复带来严重影响,进而导致植株死亡,或者影响明年产量和品质。”市林特中心负责人郑金土告诉记者。
□记者 鲁威 通讯员 康庄严 李飞峰 文/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