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呵护
“顺其自然”不仅好几年不肯现身,到了第四年连捐款用途都不写了。这座城市开始读懂了他(她)不愿抛头露面的心思,决定尊重其意愿,放弃寻找。
宁波市慈善楷模、浙江省首届十大慈善之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名慈善人物特别奖……荣誉接踵而来,当一个个颁奖单位请宁波市慈善总会代为通知“顺其自然”去领奖时,市慈善总会从未去寻找过,而是让颁奖单位给他(她)空着位子。多少次,人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顺其自然”出现,但他(她)并未现身,面对台上无人认领的奖杯,台下的人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些奖杯都给他(她)留着,如果有一天,他(她)突然出现了,交给他(她),如果他(她)永远不来,我们就留给这座城市。”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蔡怀书指着代“顺其自然”领回的一大堆奖杯说。
虽然不再找“顺其自然”,但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一直牵挂着他(她)。近几年一进入12月,如果“顺其自然”还未寄信过来,他们便有些担心,担心的不是他(她)不再来捐款了,而是他(她)在经济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不是病倒了。他们甚至想通过媒体告诉“顺其自然”:如果你自己遇到了困难了,就别捐了,不要让持续了十多年如一日的约会成为你的精神负担。
不仅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邮政系统也尊重“顺其自然”隐名的选择。
最近“顺其自然”捐出的75万元钱有一部分是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波分行汇出的,该行给“顺其自然”办理汇款的营业员张燕波说:“虽然每一位来办理业务的人都有高清摄像头摄下的录像,但我们没有去调取录像,应该尊重他(她)不愿被人关注的意愿,让他(她)按自己的心愿走在人群中,做一个普通人。”
宁波市邮政局甬城分局邮政大厦支局营业员何仕佳先后三次帮“顺其自然”办理过汇款手续,已经认识“顺其自然”,但却从未问过其真实姓名。
宁波的媒体也停止了对“顺其自然”的寻找。
虽然媒体如果刊出“顺其自然”汇款时的录像,搜索出“顺其自然”易如反掌,但没有一家媒体这么做。
宁波晚报记者王元卓十多年前的一天到邮局办事,偶遇“顺其自然”,她下意识地问对方是不是“顺其自然”?对方笑而不答,她便没有再追问下去。“我虽然和一条大新闻擦肩而过了,但我不后悔,对一个捐款者意愿的尊重比一条大新闻更重要。”王元卓说。
去年1月初,我市有读者向记者报料:一位爱心人士连续13年给他们村捐了近千万元,每年春节前全村老人都能拿到他发的“红包”。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位爱心人士极有可能是“顺其自然”,只要拨通他的电话,马上有可能揭开“顺其自然”之谜。但记者最终没有去触碰这个“致命”的线索,在文中将他表述为“爱心人士”。
虽然媒体早已不再寻找,但每年都会将“顺其自然”的善款用途通过报道告诉他(她)。2011年8月26日,《宁波日报》甚至在头版头条刊出了《顺其自然,您的捐款已资助1350名学子》一文,向他(她)汇报。
时至今日,“顺其自然”是谁在宁波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也许有一天,他(她)会向所有关心他(她)的人敞开心扉;也许他(她)一生都不会公布自己的身份;也许……无论如何,十五年坚守,十五次赴约,已经书写了一段大爱传奇。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