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绿化的山体。(陈秋君 摄)
山里的美 山外的惦念
熟悉余荣泉的人,都知道他有句口头禅——“我是山里人”。
余荣泉老家在淳安县中洲镇的一个偏僻乡村。对于家乡的地貌,余荣泉总结为“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为了让记者有更直观的了解,他在白纸上画图展示老家的位置,中洲镇和淳安县城分别位于千岛湖的两端,由于整个县域面积大(4500平方公里,规模约20个镇海),且是最狭长的两端,因此,对于在镇海工作的余荣泉来说,回家是一趟漫长的旅途。他需要先坐长途班车到达淳安县城,然后再坐上由县城开往镇上的班车,沿着环湖盘山公路前进,而后再由镇上坐车到村里。在他念大学那会,从宁波出发回老家,一天之内无法到达。“宁波到淳安的车,一般是下午一两点到县城,但是县城到我们镇上,因为要走盘山公路,还需要开4个多小时,走夜路不安全,很多时候下午没班车了,只能等到第二天再走。”余荣泉说。
回家的路再漫长,归家的心总是不变的。特别是家乡有着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以及现在生活城市所最欠缺的原生态。
说起山中的种种,余荣泉以“山清水秀”来形容。在他小时候,原生态的山林是最好的游乐场所。他们村四面环山,有两条溪流从村中穿过。他和小伙伴不仅能够在山里撒欢奔跑,还能在清澈见底的溪水里摸鱼。“溪水里面有很多鱼,用手随便抓抓就能抓到。”余荣泉说,当时,他和村民们都将这些当做是自然的馈赠,从未想过会有失去的一天。
余荣泉的印象里,从他念高中开始身边的景和物渐渐变得有所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溪流中的鱼变少了。他猜测,一方面可能是整体大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和村民“毁灭性抓鱼”的方式有关。当时,村民为了抓到更多的鱼,往往会在上游撒药,然后到下游直接捕捞。常年如此,溪流中的鱼自然被抓得所剩无几。
对山里人来说,溪水是用不尽的自然资源。村中的两条河流,不曾有过干枯季。即使是寒冬,仍有流水。在环境变差的那几年,不仅溪流中鱼的数量在变少,溪水也变少了。最严重的时候是,在冬天,如果不下雪溪流便干枯了。余荣泉说:“环境的变化,虽然不像城市里那么明显和严重,但能感觉到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在发展。”
幸好,山中的变化及时“转弯”。这几年,余荣泉再回老家,能够感觉到家乡的新气象令人欣慰。溪流又恢复了往昔的生机,水中游弋的鱼再次多起来;山中的野猪也再现了。就连他的父母也感慨,觉得山中的环境在变好。
恢复的背后,是人们多年的努力。余荣泉介绍,现在山中的“规矩”多起来了,譬如说,这几年,当地政府规定“封山育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民滥砍滥伐的现象,有效地保护了山林。同时,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锅灶被遗忘在厨房的角落,家家户户使用起煤气灶,这也减少了村民砍柴的数量,让山中的树木有机会长高、长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与日俱增。以前,村民习惯将生活垃圾倒到溪流的下游堆积,然后等待一年中的汛期将这些垃圾冲走。现在,村里出资建起两个专门的垃圾房,村民会自觉地将自家的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房,村里再派专人进行处理。倾倒垃圾现象的减少,对山中环境的恢复自然也有改善。此外,一些年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山里的人口数量锐减,对山林的开发也减少了。
走出家乡多年,余荣泉在宁波上学,在镇海工作、安家。尽管口中仍念叨着那句“我是山里人”,可俨然习惯了城里的生活。面对城市里的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山中的那个小村庄仍留在他心底的某一处。其中,让他最为庆幸的是,家乡的工业很少,虽然在经济发展上可能落后于外面的世界,但也正因为如此,青山绿水得以保留。
也是为了记录家乡的点滴,余荣泉开通了“泉说大地”的微信,其中有不少内容便是与山水有关。“老家大雪,家里的柴房已经被全覆盖。”“俺家高山茶园,爬得累死才拍到。”“一大早,登上山顶,雾气(非雾霾)蒙蒙,甚为壮观。”“腊月的田野依旧绿意盎然”……一条条图文并茂的记录是对家乡最大的惦念,也引来了不少城里人的围观和驻足,粉丝一天比一天多。
一年中,尽管回去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回家,他总不吝啬举起手中的相机拍照,将山林间那些最美好的景和色一一记录。每每与家里通电话,也会和父母唠嗑,聊一聊村里的事。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