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方堃夫妇近照。(方堃 提供)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余姣姣 胡洪雷)“谢谢,非常感谢你!圆了我的心愿!”得知77年前遇难同学的名字被打听到时,现居住在北京丰台区的中央音乐学院离休干部方堃激动不已。前不久,他跟记者讲了这样一段惨痛的往事:就在日军敌机低空扫射柴桥的那一天,跟他同班6年的小学同学中弹,当场身亡,但他却不知道她的名字。77年过去了,方堃老人一直惦记着这事。
敌机低空机枪扫射柴桥,一位大姐姐中弹身亡
1937年8月13日,日寇为扩大侵华战争制造“八一三”事变,攻打上海。同一时间,两百多公里以外的柴桥也遭到了敌机的空袭。
方堃老人跟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场景。1937年,他15岁,正值暑假,他跟父亲住在柴桥芦江医院里,医院的前面后面都有条河。8月13日上午,他跟小舅待在一起,警报突然响了起来,两人立马三步并作两步走出后门,乘上一条小舟到河的对岸,穿过稻田后,躲在一片坟场里。“远远看到敌机己经进入镇区,在低空盘旋。只听见‘哒哒哒哒’的机枪声,敌机不间断地向地面扫射。”方堃记忆犹新地说,他当时躺在草丛里,清清楚楚地看到从敌机机头前冒出的子弹出膛的光。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敌机扬长而去,他才和小舅急匆匆地赶回了家。
“一进大门,大堂前的情景,把我惊呆了。小学跟我同班的那个大姐姐,平躺在一块门板上,已经没了呼吸,左胸前有一个弹孔,不停流着血。”方堃沉重地回忆道,大姐姐的家人含着悲痛,再三要求他的父亲给大姐姐注射强心针,“救救她吧!救救她吧!她是我们全家最疼爱的新媳妇,救救她吧。”
方堃的父亲当时就在一旁,他告诉家属,打针己经没有用了,只会增加她的痛楚。但是,由于她的家人满怀希望一再要求,方堃的父亲最终还是给这位大姐姐打了一针。一针下去,大姐姐猛弓起胸腰,左胸弹孔冒出大股鲜血。“至今我还记得大姐姐那抽搐扭曲的脸庞,充满着痛楚和留恋,我眼睁睁看着她离世了。”方堃说,“当时给我的震撼很大,现在还时常跟家人说起这段往事。”
不知道大姐姐姓甚名谁,只知比自己大五六岁,当时嫁给了柴桥一位姓沃的男子
方堃原名胡积善,象山人,他的父亲胡堃祥是象山医院的一位医生,大概在1920年的时候来到当时柴桥的芦江医院工作。“我是在象山医院出生的,父亲为了发展事业才来到柴桥芦江。”方堃回忆说,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将他接到了柴桥来上小学,直至小学毕业。
“我6岁开始在柴桥小学上学,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坐在第一排;大姐姐比我大五六岁,坐在最后一排。我跟她是6年的同班同学,但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方堃遗憾地说。而在他的记忆里,那是一位非常可亲的大姐姐。下午放学,她常常带领班上前排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离校,走到离他们家最近的路口时,才让他们单独回家。“她就像是我们小学时期的呵护神。”方堃说。
小学毕业后,方堃便去了宁波上中学,这位大姐姐不久就和村里一位姓沃的大哥结了婚。当时,左邻右舍没有一个不称赞他俩是最幸福美满的一对。“大姐姐遭难,沃大哥痛苦万分,看着大姐离去,他扶着我的肩膀,悲痛而无声地抽泣了好久。”方堃说,她是那天的空袭中柴桥唯一一个遇难的人。
77年过去了,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方堃一直记得这位大姐姐,他有着这样一个愿望,就是想知道这位大姐姐姓名。他托北仑的朋友找到了本刊编辑部,想通过本刊打听到这位大姐姐的名字。在他的印象中,当时他父亲所在的芦江医院就位于柴桥西北部的一条大路边,这条路很宽,东西走向,往东是通往穿山的。大路的北边是沃家、南边是柴桥小学。
经过辗转打听,得知在日机扫射下中弹身亡的大姐名叫茅茗史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77年,目击此事的人已大多不在,记者询问了柴桥当地的多位老人,也都无功而返。幸运的是,记者从两位熟知柴桥历史的老人口中得知,柴桥街道方志办在2006、2007年期间对当时仍健在的老人进行过访谈,对这段历史有记载。
“2006年,家住芦南社区的项梅伦(已过世)老人,目睹了柴桥老街被轰炸的情景。”柴桥方志办工作人员孙兆钧告诉记者。据当时的访谈记录,1937年农历五月初六,在日机的轰炸中,沃鼎生20岁的儿媳妇茅茗史被日机扫射死于恒康酒厂(即后来的东风酒厂)。“时间相近,年龄相仿,当时又仅有一人不幸身亡。茅茗史应该就是方堃老人一直想要寻找的那个人。”孙兆钧说。
得知这位大姐姐的姓名后,昨日,记者又电话联系了住在北京的方堃方爷爷,接电话的是他的妻子杨志,记者将这位大姐姐的姓名告知了后。她连声说“谢谢”。后来,杨奶奶又将电话交给了方爷爷,他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不停地说:“谢谢,非常感谢你!圆了我的心愿!”“你辛苦了!”电话那头的方爷爷很激动很欣慰!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