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周燕琴生活照。(记者 孙红军 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沈艳露 通讯员 陈初蕾)“珍藏了二十多年,今晚突然从保险箱里翻了出来,当年的小女孩也已经变成了美妈妈。”三八妇女节前的一个晚上,白峰镇峰城社区居民周燕琴无意间翻出了一本20多年前的资助证,顿时感慨万千,随即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上面这句话。很快便有一个叫“小美”的人在下面回复道:“我就是那个幸运儿,谢谢叔叔阿姨!”
原来,1993年的一天,丈夫沈春晓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张“希望工程”资助名单,当时就产生了想出钱捐助的想法。他把这想法和周燕琴一说,周燕琴表示很支持。但当时全家人的收入都靠沈春晓一人,加上还有一个时年3岁的女儿要抚养,夫妻俩便决定选择其中一个孩子助其完成学业。
当晚,沈春晓和周燕琴夫妻俩一一浏览了名单,名单里只有一些捐助对象的姓名、地址、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两人几乎是凭着直觉第一眼就认准了其中一个名叫周建美的丽水遂昌女孩,随后夫妻俩便按照报纸上所登的方式办理了相关手续。
而正是这一眼,两个原本毫无关系又有410公里山水阻隔的家庭像亲人一样走到了一起。
善良的夫妻俩,圆了女孩读书梦
1982年出生的周建美,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加上家里经济困难。1993年,刚上完小学二年级的周建美便只好辍学,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哥哥和妹妹。恰巧镇里有“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来调查,小美的信息被登记了上去。当年暑假的一天,原本以为从此要告别校园的小美突然接到一个消息,自己下学期又能重新回到大柘镇中心小学继续念书。“我隐约还记得,当时有几个工作人员找到我家跟我们说,有一对宁波的叔叔阿姨愿意无偿资助我继续上学,我们全家都别提有多激动了。”小美回忆道。
获知沈春晓、周燕琴的住址和姓名的那一天,懂事的小美就找出白纸和信封,一笔一划开始写她人生中的第一封信,小美回忆因为当时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写的信很短,主要是表达了她对沈春晓、周燕琴的感谢,顺带提了下自己的家庭情况。
根据当时“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规定,沈春晓和周燕琴只要拿出共计300元,按每学期30元的方式汇款。但几乎每一次沈春晓和周燕琴总会多汇点过去,起初是50、200,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些就再多汇几百过去。
当时的交通还没现在这么方便,从北仑到遂昌小美的老家有410公里的路,写信也就成了小美和沈春晓、周燕琴夫妇的唯一来往形式。因为丈夫工作忙,回信和汇款的事都交给了周燕琴。对于小美每个月两封的来信,周燕琴总会认真地阅读并答复,从学校学习、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她。周燕琴汇款也很及时,记者在资助证上看到,小美开学要在9月,周燕琴往往7月初就把钱汇过去了,有时还寄些崭新的衣服过去,目的就是为了让小美专心念书。
在沈春晓、周燕琴夫妻俩的资助下,小美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点滴感动在心间
1997年,15岁的小美带着妹妹从遂昌一路赶到白峰,她想见见一直帮助着她的叔叔阿姨长什么样子,听听他们的声音。天刚亮,两姐妹就自己买车票坐车先到了杭州,在一名对接遂昌大柘镇的浙大学子的陪同下,第二天再从杭州出发来北仑。见到这俩姐妹的一刻,周燕琴和脊柱受伤的沈春晓都很感动。在周燕琴家的时间里,小美和周燕琴的女儿也成了好姐妹。回去时,大家都依依不舍。还在养伤的沈春晓仍坚持送姐妹俩到车站,并为她们购买了回去的车票。
1998年至2001年期间,小美在绍兴念中专,路近了不少,可正值沈春晓和周燕琴的创业关键期,尽管经常要忙到凌晨,但周燕琴几乎每年都会抽空去绍兴看小美,并给她带去些生活费,买点生活用品给她。一次,小美在信中提及奶奶身患重病时难掩悲伤无助之情,看到信件后的沈春晓、周燕琴随即动身去绍兴,安慰小美并将4000元现金送到她手上给奶奶看病。“接过阿姨送来的这么一大笔钱,我当时都感动得说不出话。虽然奶奶最后还是走了,但叔叔阿姨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昨日,小美对记者回忆道。
2001年上半年,小美要毕业了一时工作还没着落,她在信中提起想到白峰周燕琴夫妻俩创办的加油站打工。周燕琴和沈春晓商量了一下,觉得加油站的工作与小美所学专业不对口,便托自己在绍兴的姐姐帮小美找到了一份在纺织企业的工作。
懂事的女孩长成了美妈妈,愿将爱心传递
在周燕琴看来,小美一直是个非常懂事、知道感恩的女孩。“不光是对我们,对那位曾经帮助她的周姓浙大学生也是,她找了她很多年,到处打听最后到了她老家才知道对方已经去国外了。”周燕琴说,“小美一直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帮助她,但能认识小美,也是我们的幸运,现在我们两家就像是亲人一样在走动。”
今年正月初三,周燕琴一家驱车前往小美在遂昌的老家,还带去了很多海鲜。小美和家人也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对两家人来说,对方就像是自家住得很远的一户近亲。小美的父母把自家养的猪送去屠宰的时候,总留出最好的那三分之一肉给周燕琴他们送来。作为丽水特产的黑木耳、香菇等土特产,小美也都会精心挑选后送来,如果自己没空,她就让丈夫驱车专程送来。
如今的小美住在杭州市拱墅区,经营着自己的美甲店,丈夫也有稳定的事业,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来来,今年7岁的来来之前喊沈春晓、周燕琴“外公外婆”,被周燕琴改了过来,叫“小外公、小外婆”。来来每次亲切地叫着“小外婆”的时候,总能把周燕琴逗乐。
谁能想到呢,因为沈春晓和周燕琴善良的那一眼,成功地改变了相距410公里女孩小美的人生轨迹,而夫妻俩也多了一个32岁的大女儿。
“现在我们的事业都刚起步,又在杭州市区买了房,还有不少贷款要还,但我相信,再过几年手头会宽裕点,到时我也会像叔叔阿姨当年那样,把他们的爱心传承下去,帮助像我一样的孩子。”周建美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备注:主人公周燕琴身份证上名字为周依成(系当时办证工作人员的误录),对方表示自己对外一直用周燕琴的名字,因此希望文中也写周燕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