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据《塔山童氏宗谱》记载,前童行会始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形式从“迎腊柴”到游行,鼓亭抬阁从低到高,队伍规模从小到大,每一年的元宵行会,前童人从不懈怠,“循规蹈矩”地遵从先辈传承下来的风俗。
然而,这样一个一呼百应的民俗活动也遭受过挫折,经历过时代的“阵痛”。
20世纪60年代,全国连续陷入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前童行会也一度被迫中止。而这一停就停了30多年。
1994年,前童筹备举行建村760周年活动,很多族人要求借此机会续修家谱。中共前童村总支委员会讨论决定,将修家谱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这让时任村党总支书记的童全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也借此机会恢复元宵行会活动!”
可没想到,当再次召开会议,童全灿把这个想法提出之后,遭到近一半人的反对。“要举行周年活动,还要修家谱,我们到处去筹集这两项的资金就很吃力了,我看行会的事情,已经停了那么多年,就再停几年吧,不着急。”“除了鼓亭抬阁还在,其他一切东西都没了,而且大部分鼓亭抬阁完全没有修缮过,怎么拿出来用?”“一场活动下来,至少需要400个工作人员,懂的人年纪都大了,年轻力壮的大多又不懂,上哪里去找人?”
大家伙儿的反对声给童全灿浇了一桶冷水。在童全灿的心里,周年活动是大事,修家谱是大事,行会也是大事,何况行会不仅仅只是一场活动,更是族人绵延的意志,是一个家族的祈愿。
“啪!”童全灿一拍桌子,站起来:“钱不够我挨家挨户去凑,人不够我挨家挨户去拉,只要行会能恢复,我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了!”
就这样,童全灿每天到各家各户去“串门”。一到晚上,谁家灶头烧火做饭了,他一准跑去敲门。有些人见他缠着不放,索性扔出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童全灿一听,乐了:“命我不敢要,你就出点力,过来抬鼓亭吧。”当然,其中也不乏急公好义之人,自家办厂的或是条件宽裕的,都主动想办法筹集资金。
1995年元宵节,前童村建村760周年活动正式启动,文革时被中止的元宵行会也终于再现,寂静多年的街道再次充溢着热闹的乐鼓声,四方的村民、游客纷纷前来。散居在全国各地的童氏后裔也同襄盛举,或致电或发函相贺,来自温岭、临海、天台等地的童氏代表更是到场祝贺。
自此,前童元宵行会重新恢复,但凡元宵节那两日日丽风和,前童人便早早地整装待发,年年如斯,一如信徒般虔诚,只有当天公不作美才会作罢。
正是前童人的这股信仰,才让行会生生不息,继承百年;正是前童人的这份坚持,才让行会迈出深闺,一展新颜。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