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突发·现场 正文

宁波器官捐献背后的故事:一边是死亡 一边是新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1-30 07:08:43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高墙内的救赎

  对华永飞来说,翻山越岭已经不算什么,他最难忘的事是去高墙内找人。当时捐献者昏迷不醒,医生已无力回天。老人之前有捐献的意愿,所有家属都同意了,除了刚刚被逮捕的一个儿子。

  华永飞想征求一下这个儿子的意见,找到了关押他的看守所,但看守所说这种事没有先例,不知道能不能让他进去见面,要请示上级。当时市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正在开会,救人心切的华永飞直接冲进会议现场。

  协调员们正在与捐献者家属沟通。

  但是,好不容易坐到了他想见的人面前,华永飞突然又说不出话来了。老人突然晕倒和儿子被抓是同一天,他不确定两者间有什么联系,也很难想象面前这个刚刚得知噩耗的年轻人内心正承受着怎样的煎熬。他紧张地盯着对方拿笔的微微颤抖的手,心里想,万一这个孩子受不了刺激做出伤害自己的傻事,自己得跳上去阻止他。

  还好,这孩子只是哭,摇头,他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这个时候跟他讲拿他爸的器官去救别人,他脑子跟不上趟,思维完全混乱。

  每个协调员都知道,和患者家属谈捐献,时机很重要。章娉的经验,家属刚得知病情无法挽回时,第一反应是否定,怎么会治不好?如果这会儿提出捐献的事,他们往往会想,是不是你们医生故意不治?当家属慢慢意识到即将面临生离死别,情绪会崩溃,无法接受;一旦度过这个阶段,他们的心情会慢慢平稳,接受了这个事实。这个时候协调员介入,他们的态度会好很多。

  但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一次,华永飞等不了那么久。

  华永飞问他,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他帮忙。年轻人说,他就要他爸。华永飞安慰了一会儿,帮他慢慢理清眼前的现实。然后劝他,说器官捐献是你父亲的意愿,他希望可以帮助别人。现在爸爸已经走了,以后你肩上的担子很大。要学会果断抉择,承担责任。

  在和家属沟通的时候,华永飞一直小心翼翼地掌握着分寸。在他看来,协调员的责任只是发现潜在捐献者,向其本人或家属说明器官捐献的意义,如果对方同意,再帮助完成捐献手续。就算心里再想促成此事,他也不会死缠滥打,毕竟,生死大事,必须由家属深思熟虑后自己决定,万不可一时冲动将来后悔。

  也许是为了成全父亲,也许是对自己的救赎,痛哭一场后,这个年轻人最终点头了。看着他签字的时候,华永飞的心情难以形容。他说他和同事们失败了好多次,要么在哭成一团的家属面前极难张口,要么被人一口唾沫加一个耳光。有时候,他们在重症监护病房,用尽一切办法维持着一个已经没有希望的患者的血压和心跳,就是为了家属回心转意的那一线可能,但一次次都在失望中眼睁睁地看着患者死去。所以这一回,一个身陷囹囫的年轻人的选择,让他肃然起敬。

  华永飞一直感激这个年轻人,他行医十多年,之前觉得,治病救人能依靠的只是科学。但如今,手术做得越多,越能体会到疾病面前医学力量的有限。有时候,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大字不识几个的,甚至犯过错的平民的义举,胜过许多专家教授的努力。

  和那些刚刚失去至亲的家属沟通的时候,贴近他们的痛苦,体会他们的哀伤,有助于一个医生学会悲悯,使他在经历了千百个患者之后避免职业性的麻木无情,始终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情与法的纠结

  不是每一例捐献都那么顺利,王高卿曾经百般纠结地劝一个有捐献意愿的患者家属放弃。

  这是个让人心酸的故事,患者是一名年近六旬的机关工作人员,生前曾经表示过百年之后要把器官捐献,家人也都支持,除了他80多岁的老父亲。

编辑: 郭静